[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座椅智能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46678.0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孔繁顺;刘强;杨安志;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范晓斌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控制 汽车座椅 智能 加热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加热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座椅智能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冬季寒冷时,车厢内温度较低,在空调启动后,车内温度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到达驾乘人期望的温度。
作为车内与驾乘人直接接触的一个部分,汽车座椅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在冬季,汽车座椅如果不能迅速到达较为合适的温度,驾乘人极易受凉。但是,单一的座椅加热装置加热功率难以把握:若功率太低,则会加热太慢,易导致驾乘人受凉;若功率过高,则会导致座椅温度过高,给驾乘人带来不适。且单一的座椅加热装置难以解决保持座椅温度稳定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的技术问题。
另外,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要迅速使座椅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对加热装置的要求是不同的。
综上,一种能够精确控制汽车座椅的加热温度的系统及方法是急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座椅智能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达到精确控制汽车座椅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舒适温度的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座椅智能加热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座椅表面的温度;
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汽车座椅的温度,计算得出汽车座椅表面的温度差和所述温度差的变化率,所述温度差等于座椅表面预设温度值减去座椅表面实测温度值;
模糊控制器,存储有以汽车座椅表面温度差和所述温度差的变化率为第一、第二输入变量,以座椅加热装置的输出参数为控制量的模糊控制过程的控制规则表,用于:对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进行模糊化,根据所述控制规则表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模糊控制量,将所述模糊控制量清晰化后,得到精确控制量,根据所述精确控制量输出精确控制量信号,其中,所述控制规则表根据驾乘人体温的舒适度的实验统计得出;
座椅加热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精确控制量信号对座椅加热。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手动选择装置,用于:选择开启或关闭所述汽车座椅智能加热控制系统系统。
优选的,所述手动选择装置包括:
选择按钮,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关闭的状态下,按下后开启所述控制系统;在所述控制系统开启的状态下,按下后关闭所述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模糊控制器包括:
模糊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进行模糊化;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控制规则表;
推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规则表和模糊化后的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得到模糊控制量;
解模糊模块,用于:根据MIN-MAX重心法对所述模糊控制量进行运算,得到精确控制量;
精确输出模块,输出所述精确控制量到座椅加热装置,所述座椅加热装置根据所述精确控制量进行加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座椅智能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模糊控制器中建立以汽车座椅表面温度差和所述温度差的变化率为第一、第二输入变量,以座椅加热装置的输出参数为控制量的模糊控制过程的控制规则表,并建立用于将精确量模糊化的输入变量模糊集,其中,所述温度差等于座椅表面预设温度值减去座椅表面实测温度值,所述控制规则表根据驾乘人体温的舒适度的实验统计得出;
步骤二,检测汽车座椅表面温度,计算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
步骤三,根据所述输入变量模糊集、所述控制规则表得出与同一时间点的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对应的模糊控制量,并将所述模糊控制量转化为精确控制量;
步骤四,根据所述精确控制量对座椅加热。
优选的,所述输出参数为输出功率。
优选的,在步骤二前,还包括:
选择步骤,选择是否使用所述控制方法。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包括:
将所述第一、第二输入变量各划分为7档语言值数集并离散化、模糊化到所述语言值数集中;
将所述控制量划分为4档语言值数集并离散化、模糊化到所述语言值数集中;
根据驾乘人体温的舒适度的实验统计,建立所述控制规则表。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采用MIN-MAX重心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