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其触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42686.8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棋;陈允文;黄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结构 制作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改善视觉色差的触控面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其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面板技术的提升及消费大众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普及化,触控式屏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早期的一些特殊用途,到目前许多电子产品都已逐渐采用触控式屏幕,触控式屏幕已经是一个当红且快速成长的应用及市场。
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触控面板结构1是将黑色矩阵(Black Matrix,BM)光刻胶层11设置在基材(Substrate)10上,且将对应电子产品标志(Logo)与功能按键(Function Key)图案部分的黑色矩阵光刻胶层11镂空,而后网印高隐蔽油墨12,以填补标志与功能按键图案镂空的区域。也就是说,现今单片玻璃式(One Glass Solution,OGS)的触控感测器的标志与功能按键图案,采用的技术为黑色矩阵光刻胶层11搭配网印相近颜色的油墨12,产生标志与功能按键图案的隐蔽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的隐蔽设计,黑色矩阵光刻胶与油墨并非相同材质,以使用者目视的视觉体验较容易产生色差,使得图形隐蔽效果不甚理想。
因此,以需求来说,设计一种能有效改善视觉色差的触控面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其触控装置,以增进使用者在使用触控装置的视觉体验,已成市场应用上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其触控装置,以解决目前使用者在使用触控装置的视觉色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结构,所述触控面板结构包含一基材、一显色层以及一遮蔽层。该显色层设置在该基材的一表面上。该遮蔽层设置在相对于该基材的该显色层的一表面上,且该遮蔽层具有至少一镂空处。其中,该显色层具有大于1%的光穿透率。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再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含:提供一基材;设置一显色层在该基材的一表面上;以及设置一遮蔽层在相对于该基材的该显色层的一表面上,且该遮蔽层具有至少一镂空处;其中,该显色层具有大于1%的光穿透率。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另提出一触控装置,包含如上述的触控面板结构。
本发明可使触控装置的标志或功能按键区域的显色层材质与周围完全相同,有效消除了视觉上色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的一部份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的另一部份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4A是具有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的一部份产品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4B是具有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的一部份产品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一实施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现有触控面板结构
10 基材
11 黑色矩阵光刻胶层
12 油墨
2 触控面板结构
21 基材
22 显色层
23 遮蔽层
31 标志
32 功能按键图案
4 触控装置
51~53 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审查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请参阅图2,其是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的一基本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触控面板结构2的基本实施主要是由一基材21、一显色层22以及一遮蔽层23组合而成。显色层22可设置在基材21的一表面上,且显色层22较佳可具有大于1%的光穿透率。遮蔽层23可设置在相对于基材21的该显色层22的一表面上。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显色层22较佳可为一油墨层;遮蔽层23较佳可为一黑色矩阵光刻胶层。但实际实施时,显色层22可以是油墨或光刻胶实施;遮蔽层23亦可以油墨或光刻胶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异步电机故障监测及报警系统
- 下一篇:硅片硬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