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擎的冷却通道配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4358.3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铭;杨思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水泵 回油室 底壁 水套 冷却通道 汽缸本体 曲轴箱 冷却 配置 摩托车 邻近 冷却水供给通道 冷却水输送管 润滑油流道 固定导杆 散热水箱 水套连通 通道连通 中心轴线 曲轴 地面线 冷却水 汽缸头 水冷式 散热 回油 容置 俯视 连结 链条 室内 | ||
本发明关于引擎的冷却通道配置,引擎为水冷式、有汽缸本体,该本体有汽缸头,该本体朝该头的反向有可容置曲轴的曲轴箱,引擎以汽缸本体中心轴线向上扬起与地面线成夹角方式悬于摩托车;曲轴箱有水泵,水泵由冷却水输送管与散热水箱连结,该本体及该头内有水套,水泵由冷却水供给通道与水套连通,该通道由俯视看与引擎的回油室同一侧,且该通道于邻近回油室的底壁处,该通道与回油室的底壁之间形成润滑油流道;于回油室内邻近底壁与该下侧链条固定导杆之间设置该通道,该通道连通水泵及设于该本体及该头内的水套,冷却水可由该水套对该本体及该头冷却达到冷却及散热目的;由引擎的该通道的配置,使该通道藏于引擎内,可提升摩托车使用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引擎的冷却通道配置,尤其指一种可避免水冷式引擎需另外接设一冷却水供给管,该冷却水供给管易受排气管高温的影响而产生裂化,使冷却水供给管损坏而导致冷却水外漏,进而影响到引擎的正常运作的缺失产生的引擎的冷却通道配置。
背景技术
引擎因散热方式不同,可分为气冷式引擎及水冷式引擎二种,其中,习知水冷式引擎1,如图1、2所示,主要系于曲轴箱11上设置有汽缸本体12、汽缸头13;该曲轴箱11的右侧设水泵16,该水泵16罩设有水泵盖161,该水泵盖161上设有冷却水输入口1611,该冷却水输入口1611系与散热器(图中未示出)连接,该汽缸本体12上方设有汽缸头13,而汽缸本体12内则设有一活塞14,该汽缸本体12设有冷却水供给入口121及冷却水通路122;该汽缸头13设置有一进气通道131及一排气通道132,该排气通道132上设有排气管18,于汽缸头13的下方处具有一燃烧室133;而汽缸头13另设有一冷却水出口134,藉此、藉由水泵16来输送冷却水于汽缸本体12及汽缸头13中流动,最后冷却水会通往散热水箱(图中未示出)进行散热,以达到冷却引擎1的目的。
再如图1、2、3所示,由于输送冷却水的主要动力源水泵16系设置于曲轴箱11的右侧,当水泵16由散热器(图中未示出)抽出输送到该汽缸本体12的冷却水供给入口121及冷却水通路122时,该汽缸本体12及汽缸头13与水泵16同侧设置有回油室15,因此必须由水泵16的冷却水输出口162外接软性材质的冷却水供给管17,该冷却水供给管17绕过汽缸本体12下方至汽缸本体12的另一侧,来接设于汽缸本体12的冷却水供给入口121,藉此来令冷却水得以于汽缸本体12及汽缸头13中流动。习用上述冷却水通路的构造,藉由一外接的冷却水供给管17才能令冷却水得于汽缸本体12及汽缸头13中流动,因该冷却水供给管17系为外接的橡胶软管并绕设汽缸本体12下方,且系位于排气管18的上方,因此易造成该冷却水供给管17因排气管18高温的影响而产生裂化,使冷却水供给管17损坏而导致冷却水外漏,进而影响到引擎的正常运作。因此如何能改善习用上述冷却水通路的缺失,实为摩托车业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冷却通道配置,藉此可克服习用水冷式引擎需另外接设一冷却水供给管,来令冷却水得于汽缸本体及汽缸头中流动,因该冷却水供给管系为外接的橡胶软管并绕设汽缸本体下方,且系位于排气管的上方,因此易造成该冷却水供给管因排气管高温的影响而产生裂化,使冷却水供给管损坏而导致冷却水外漏,进而影响到引擎的正常运作的缺失。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冷却通道配置,该引擎系为一水冷式引擎,该引擎具有汽缸本体,该汽缸本体上设有汽缸头,该汽缸本体朝汽缸头的反方向设有可容置曲轴的曲轴箱,该引擎系以汽缸本体的汽缸本体中心轴线向上扬起与地面线成夹角方式悬吊于摩托车上;该曲轴箱设有水泵,该水泵藉由一冷却水输送管与一散热水箱连结,该汽缸本体及该汽缸头内设有水套,该水泵藉由一冷却水供给通道与该水套连通,该冷却水供给通道由俯视来看系与该引擎的回油室同一侧,且该冷却水供给通道于邻近于该回油室的底壁处,该冷却水供给通道与该回油室的底壁之间形成有润滑油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可更换式或外壳式过滤器的过滤器头
- 下一篇:发动机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