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5073.3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齐明;郑琳;姚政校;熊瑛;郑培君;鲍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顺德区屏荣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A23P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1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果皮 色素 微胶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龙果果皮色素加工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果皮色素是一种水溶性的天然红色素,可溶于乙醇、丙酮、异丙醇、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和0.2mol/L的HCl溶液,微溶于乙醚和乙酸乙酯,该色素具有极性或弱极性分子物质特性,是一种极性或弱极性分子物质。
火龙果果皮色素极易吸收,生物活性强,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突变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近年来,火龙果果皮色素已成为我国保健食品中常用的一种原料。但是,由于火龙果果皮色素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易氧化,对光、热、pH值敏感等,且脂溶性差,这些特性较大程度上限制了火龙果果皮色素的广泛应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旨在解决火龙果果皮色素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限制其广泛应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将芯材溶解在水中得到芯材溶液,备用,所述芯材为火龙果果皮色素,所述芯材溶液的浓度为95%-98%;
B.配制壁材,取壁材材料混合,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得到壁材溶液,备用;
C. 将芯材溶液、壁材溶液、水和乳化剂混合,并进行高压均质,得到乳化液,所述乳化液的固含量为15%-30%,再对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的火龙果果皮色素;
所述壁材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变性淀粉与阿拉伯胶、聚乙二醇与乙基纤维素三种组合中的任意一种组合;
所述C中均质压力为30Mpa-40Mpa,均质次数为2-4次;
所述C中喷雾干燥过程中的进料温度为50℃-60℃,进料浓度为15%-25%,进风温度为140℃-180℃,出风温度为70℃-100℃,进料速度为40ml/min-50ml/min。
所述的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其中,所述壁材材料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所述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配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1:1.2,或者所述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配比为2:3,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3:10。
所述的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其中,所述壁材材料为变性淀粉与阿拉伯胶,所述变性淀粉与阿拉伯胶的配比为4:1,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1:1。
所述的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其中,所述壁材材料为聚乙二醇和乙基纤维素,所述聚乙二醇和乙基纤维素的配比为0.4:1、0.6:1、0.8:1、1:1或者1.2:1任意一种,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0.5:1、0.75:1或者1:1任意一种。
所述的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卵磷脂、乳酸脂肪酸甘油酯、琥珀酸单甘脂、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聚甘油蓖麻醇酯、辛癸酸甘油酯、山梨醇脂肪酸酯、魔芋胶、结冷胶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其中,所述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液的0.25%-1%。
所述的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卵磷脂,用量为乳化液的0.4%-0.6%。
所述的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其中,所述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的用量为乳化液的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火龙果果皮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处理,达到了提高火龙果果皮色素的稳定性及在脂溶性介质中的溶解度,扩大火龙果果皮色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火龙果果皮色素微胶囊化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A.将芯材溶解在水中得到芯材溶液,备用,所述芯材为火龙果果皮色素,所述芯材溶液的浓度为95%-98%;
B.配制壁材,取壁材材料混合,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得到壁材溶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顺德区屏荣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顺德区屏荣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5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动力机增压加力装置
- 下一篇:利用餐厨垃圾和中药废渣发酵制取沼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