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内表面改性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344.4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锋;侯晓多;邓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50 | 分类号: | C23C16/50;C23C8/3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表面 改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金属内表面改性的装置,是利用空心阴极效应在空腔内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来实现金属内表面的改性,即能实现化学渗,也能沉积硬碳膜,提高金属内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等物理化学性能,其特征在于被处理件为阴极,根据被处理件表面形状,增加与阴极材料相同、轮廓相似的阴极,形成双阴极;反应气体由阴极均匀引入到阴极与阴极之间的空腔内,反应之后的残余气体需由阴极内表面边缘四周由机械泵抽出;阴极与阴极间距d和真空室反应压力P之间满足P·d=0.5-10Torr·cm关系,钼制阳极位于空腔边缘四周,阴极与阳极间距为双阴极间距的2-5倍;通入反应气体,阴阳极之间加入直流脉冲偏压,控制被处理件的温度,进行化学渗或薄膜沉积。
2.一种金属内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首先,抽真空使反应室达到本底真空~10-3Torr,通入氩气至0.05Torr对被处理件进行表面清洗和活化预处理5-20min,之后按比例通入反应气体;氮气或氨气和氩气混合气体中,氮气或氨气比例为20~80%,调节真空度在5×10-2~5Torr之间,阴阳极间加入脉冲电压0~10kV或电流0~5A,在空心阴极等离子体的作用下,被处理件被自然加热到400~700°C之间,渗氮时间为0.5~4h;
b)沉积硬碳膜时,将反应气体改为乙炔或甲烷和氩气混合气体,乙炔或甲烷比例为5~40%,通水冷却保证工件温度在50~300°C之间;调节真空度在5×10-2~5Torr之间,阴阳极间加入脉冲电压0~10kV或电流0~5A,硬碳膜沉积时间0.5~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3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PA6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结合高能超声处理的镁合金热处理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