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硼掺杂下高电导率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1540.2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燕;王林青;黄金华;黄俊俊;曾俞衡;宋伟杰;谭瑞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203 | 分类号: | H01L21/203;H01L31/20;C23C14/35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电导率 氢化 非晶硅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低硼掺杂下高电导率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窗口层材料,高电导率低光吸收率的硼掺杂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对高性能太阳电池至关重要。在a-Si:H薄膜无序网络结构中,硼不仅可以处于四配位,具有电学活性,而且可以处于三配位并伴随B---H-Si键的形成,此时硼原子被氢原子钝化,硼不具有电学活性。由于三配位状态的能量比四配位状态的能量更低,大部分硼不具有电学活性,因此,硼在a-Si:H薄膜中掺杂效率很低。一般地,制备高电导率硼掺杂a-Si:H薄膜需要引入1at%以上的硼含量,但这样的高浓度的硼原子会恶化Si薄膜网络结构,在带隙中引入缺陷态,增加太阳光在掺杂Si薄膜窗口层中的吸收量,降低电池性能。因此,在低硼掺杂条件下制备高电导率的a-Si:H薄膜是提高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低掺杂条件下制备高电导率的掺杂a-Si:H薄膜,就需要提高硼的掺杂效率,使大部分硼处于具有电学活性的四配位状态,为此要通过有效方法降低B---H-Si键的含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后续退火对薄膜施加能量,激活被氢钝化的硼原子,提高薄膜电导率。N.Khelifati等人(Phys.Status Solidi C,7(2010)679–682)认为退火可以打散B---H-Si键,提高硼掺杂效率,他们采用后续200~350℃下20min退火有效提高a-Si:H薄膜电导率1~2个数量级。Y.Sobajima等人(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358(2012)1966–1969)采用后续100~200℃下退火30min提高硼掺杂微晶硅薄膜的电导率,他们同样认为退火打散了微晶硅薄膜中部分B---H-Si键。后续退火是打散B---H-Si键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这种方法依赖于薄膜初始结构,而且后续退火会提高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制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硼掺杂下高电导率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硼掺杂下高电导率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离子束辅助磁控溅射技术,以硼原子的掺杂量为0.02~0.2at%的硼掺杂单晶硅作为磁控溅射靶材进行溅射,本底真空度为10-4~10-5Pa,射频功率为100~300W,溅射气体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溅射气体总气压为0.1~0.5Pa,衬底温度为100~400℃,以高纯氩气作为辅助离子源形成氩辅助离子束,氩辅助离子束的能量为100~800eV,束流为5~30mA,在衬底的表面溅射沉积形成薄膜的同时氩辅助离子束撞击薄膜表面,得到低硼掺杂下高电导率a-Si:H氢化非晶硅薄膜。
优选地,所述的混合气体中,氩气和氢气的流量比为1~6:2。
优选地,所述的溅射气体总气压为0.1~0.3Pa,所述的衬底温度为150~350℃。
优选地,所述的氩辅助离子束的能量为200~600eV,所述的束流为10~30mA。
优选地,所述的高纯氩气的纯度≥99.999%。
优选地,所述的衬底为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或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采用离子束辅助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低硼掺杂的a-Si:H薄膜,一方面,磁控溅射方法具有无有毒气体污染、低沉积温度、薄膜内H含量大范围可调控等优点;另一方面,在薄膜沉积时,通过离子撞击将氩辅助离子束的能量传递给薄膜表面原子,通过调控沉积原子迁移扩散行为,调控薄膜沉积行为,打散B---H-Si键,抑制B---H-Si键的形成,使更多硼原子处于四配位态,提高硼原子的有效掺杂效率,有助于大范围调控硼掺杂Si薄膜的电导率,从而在低硼掺杂量下一步制得高电导率的a-Si:H薄膜。因此,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方法在低硼掺杂下得到高电导率a-Si:H薄膜,由于a-Si:H薄膜中的硼掺杂量由硼掺杂单晶硅靶材中的硼原子掺杂量决定,而硼掺杂单晶硅靶材中的硼原子的掺杂量较低,只有0.02~0.2at%,从而a-Si:H薄膜中的硼掺杂量相应地也较低。低浓度的硼原子不会明显恶化薄膜结构特性,从而保证作为窗口层材料的掺杂a-Si:H薄膜具有高电导率及低光吸收率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1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阶梯相变蓄热蓄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真香脆肠及其制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