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气流自冷式内燃机进气系统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4414.6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4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良;张金伟;汲德安;王荣;田园;夏鹏;赵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25/10 | 分类号: | F02M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内燃机 系统 节能 装置 | ||
1.一种双气流自冷式内燃机进气系统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进气量连接管(1)、电源分配器(2)、外壳体(3)、臭氧发生片冷却器(4)、空气分配板(5)、内绝缘筒(6)、冷却调节风机(7)、防雨帽(8)、臭氧发生片(9)、绝缘外筒(10)、旋风进气筒(11)组成;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量连接管(1)连接内绝缘筒(6),臭氧发生片冷却器(4)、臭氧发生片(9)设置在内绝缘筒(6)与绝缘外筒(10)之间,并形成两个气流通道,其中臭氧发生片冷却器(4)、臭氧发生片(9)分别置于两个气流通道内,所述的空气分配板(5)分别连接两个气流通道,所述的电源分配器(2)分别连接臭氧发生片冷却器(4)和臭氧发生片(9),所述的外壳体(3)套设在绝缘外筒(10)外,且其顶部设置防雨帽(8),所述的冷却调节风机(7)设置在所述臭氧发生片冷却器(4)所在气流通道内,所述的旋风进气筒(11)连接绝缘外筒(10)的进气口;
空气从旋风进气筒(11)进入后分成两路,一路气流流经臭氧发生片(9)后从内绝缘筒(6)流至发动机进气量连接管(1),臭氧发生片(9)产生的臭氧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内燃发动机与燃料混合燃烧,使发动机工作;另一路气流依次流经臭氧发生片冷却器(4)、空气分配板(5)、冷却调节风机(7)、防雨帽(8),将臭氧发生片的热量带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流自冷式内燃机进气系统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进气筒(11)设有螺旋导向片、气水分离和流水孔,旋风进气筒(11)利用机动车移动的速度将空气从旋风进气筒进气口进入,气体螺旋上升、均匀进入臭氧发生区为臭氧发生片提供原料空气和冷却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流自冷式内燃机进气系统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发生片冷却器(4)设置在臭氧发生片(9)背面,组成臭氧发生片组件,臭氧发生片组件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在内绝缘筒(6)和绝缘外筒(10)上,将臭氧发生气体与冷却气体分开,保证产生的臭氧气体进入内燃机助燃,同时降低臭氧发生片的温度,保证臭氧发生片的效率和寿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气流自冷式内燃机进气系统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绝缘筒(6)外圆柱面上按臭氧发生片的布置开出长方型孔,臭氧发生片所在气流通道内的臭氧混合气体通过该长方型孔进入内绝缘筒(6)内,从而进入内燃机,并且绝缘防止漏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流自冷式内燃机进气系统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分配板(5)对臭氧发生片进行气路密封和分配,实现双气流互不干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流自冷式内燃机进气系统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调节风机(7)用于在机动车低速时调节冷却气体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4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冷式螺杆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开槽同轴针栓式喷注器推力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