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6665.9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欣;辛世豪;武志强;段庆华;王立华;黄作鑫;么佳耀;赵敏;钟锦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M133/06 | 分类号: | C10M133/06;C10M133/54;C08F10/10;C08F8/02;C10N30/04;C10N30/12;C10N4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程 摩托车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尤其涉及清净分散性能和抗磨性能优异的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与四冲程汽车用汽油发动机相比,四冲程摩托车汽油发动机使用工况更加苛刻。摩托车发动机转速高,可达12000r/min,甚至更高,而汽车通常最高为7000-8000r/min;汽车发动机部分与变速器、离合器等传动机构是分开润滑的;而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中包括湿式多片离合器、高速及变速器齿轮、换挡机构以及活塞、气缸、进排气阀等运动零件共用四冲程发动机润滑油,发动机温度不仅高而且磨损也较大。因此四冲程摩托车的工作环境要比汽车用润滑油苛刻得多,这对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油在高温清净性、热氧化稳定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够高效地清除发动机部件上的沉积物,防止油泥的产生,保护发动机在苛刻条件下不受损伤。
US 5725612报道了一种曼尼希碱及其制造方法。该曼尼希碱由烃基取代的烷基邻甲酚与醛、胺反应制造得到,作为清净剂在抑制发动机沉积物生成方面有效。
US 20040168364中报道了一种曼尼希碱及其制造方法。该曼尼希碱由酚类化合物与醛、胺反应制造得到,作为清净剂能够抑制发动机沉积物的生成。
近年来,四冲程摩托车油的产品规格逐渐从SL升级到SM和SN规格。发动机润滑油的清净分散性能一直是油品规格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在2010年新的SN规格中对IIIG发动机试验测试发动机润滑油的活塞清净能力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活塞沉积物评分通过指标由3.5提升到4,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VG发动机试验对评价发动机油泥评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更苛刻的工况下产生更少的油泥,这些变化都对润滑油清净分散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使用现有技术清净分散剂所制造的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类更高规格产品的要求。
另外,除了沉积物的不利影响以外,发动机和齿轮的锈蚀也会严重缩短发动机和齿轮箱的寿命,而且一些关键部位的腐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发动机和齿轮箱的工况性能。现有技术将相当多的精力都投注于四冲程摩托车油的清净性能,但对其防锈性能的关注还远远不够。
因此,现有技术仍旧需要一种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其不但能够满足当今更高规格产品对清净分散性能日益严苛的要求,并且还显示出优异的防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刻苦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曼尼希碱,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使用该新型的曼尼希碱作为清净分散剂来制造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就可以解决前述问题,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1.一种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包含曼尼希碱、金属清净剂、ZDDP、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和润滑油基础油,其中所述曼尼希碱包含如下的结构单元(I)和结构单元(II):
其中,各个R1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直链或支链烷基和单键,优选选自氢、甲基和单键,更优选选自氢和单键;各个R'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6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选自氢和甲基,更优选氢;R2选自C1-12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选自C5-12直链或支链烷基;R3选自C1-6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选自C1-4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甲基;R4选自数均分子量Mn为300-3000(优选500-2000,更优选500-1500)的烃基;各个y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2-5的整数,优选2或3。
2.一种四冲程摩托车油组合物,包含曼尼希碱、金属清净剂、ZDDP、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和润滑油基础油,其中所述曼尼希碱如以下结构式(III)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6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