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型肝炎病毒P区变异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9142.1 | 申请日: | 201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屠红;赵芝梅;金晏;高付敏;陈陶阳;吴燕;甘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乙型肝炎 病毒 变异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乙型肝炎病毒P区变异;基于这些变异情况,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肝癌预测以及早期(辅助性)诊断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已占居民肿瘤死亡的第二位。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导致我国肝癌发生的首要原因。我国约有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2亿,他们中相当部分的慢性肝炎患者,经10~20年的发展会进入肝硬化状态,而肝硬化患者中每十年即有30~50%的人将演变成肝癌。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的普遍应用,我国儿童中肝炎的发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在那些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群中,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仍然呈上升趋势。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性DNA病毒科,其基因组为部分环状双链DNA,约3200bp,由正链和负链构成(图1)。负链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前S/S区、X区、P区(聚合酶)以及P区(precore/core,pre-C/C);除此之外还有多个基因表达调控序列,包括2个直接重复序列(DRI、DRII)、2个增强子(ENI、ENII)和4个启动子(SP1、SP2、XP和CP)。HBV前S/S区包括前S1基因、前S2基因和S基因,分别编码病毒包膜大蛋白(400aa)、中蛋白(271aa)和小蛋白(226aa);X区编码HBV X蛋白;HBV的前C基因及C基因则共享另一个开放读码框P区,根据不同的起始密码子,分别编码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和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P区编码DNA聚合酶。
P基因是最长的开放读框,与C、S与X基因重叠,具体的碱基相对位置见图2。P基因主要编码HBV聚合酶。HBV聚合酶是乙肝病毒复制的物质基础。根据功能的不同,HBV聚合酶从氨基端开始分为四个区,分别为末端蛋白区(TP)、间隔区(SD)、逆转录酶区(RT)和RNase H区。其中逆转录酶RT区是HBVDNA聚合酶的主要功能区,同时具有反转录酶及DNA聚合酶活性,作用是将 前基因组RNA反转录成负链HBV DNA,并以此负链DNA为模板合成正链DNA。HBV的逆转录酶区可进一步分为五个主要的功能域,A区(421~436氨基酸)、B区(506~528氨基酸)、C区(546~550氨基酸)、D区(576~589氨基酸)及E区(592~600氨基酸)。这五个区域的氨基酸高度保守,为维持反转录酶活性所必须,其中A、C、D区为聚合酶与三磷酸核苷结合的结合域,B、E区为RNA模板和引物定位域。目前临床应用的拟核苷类药物主要的靶位点位于逆转录酶RT区的B及C区,HBV多聚酶的催化域即位于C区的YMDD基序。也是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时HBV最常出现变异的区域。P基因变异主要见于POL/RT基因片段(349~692aa,即rt1~rt344)。在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治疗中,最常见的是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即由YMDD变异为YIDD(rtM204I)或YVDD(rtM204V),并常伴有rtL180M变异,且受药物选择而逐渐成为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优势株。较早的研究报道,多为P基因与拉米夫定等核苷酸耐药有关系,P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关系至今仍很少报道。
目前常用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基因芯片及DNA序列测定技术。PCR-SSCP用于检测基因突变操作繁琐、检测通量低,而且不能判断特异性位点的突变形式。而RFLP是使用核酸内切酶对扩增后的靶序列特异性位点的切割,然后通过电泳检测判断不同的基因型,但是由于HBV基因组分子进化速度较快、变异频繁,因此结果分析准确率较低。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核酸分析,对检测HBV基因组多态性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因其检测费用昂贵而限制了该技术在临床实验室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本领域有必要开发优化的且切实可推广应用的临床检测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乙型肝炎病毒P区变异及其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用于肝癌预测以及早期(辅助性)诊断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核酸样品中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P区变异的试剂盒,它包括:
扩增含有乙型肝炎病毒P区第1055位碱基序列的引物;和/或
与乙型肝炎病毒P区第1055位为碱基“A”的序列结合的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未经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9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