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加工酱渣资源生产酱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9657.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焦爱权;金征宇;徐学明;周星;谢正军;赵建伟;田耀旗;王金鹏;杨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38 | 分类号: | A23L1/2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加工 资源 生产 酱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挤压技术对酱渣进行处理来生产酱油的新方法,属于食用调味品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酱渣 (也称酱油渣)是指酿造酱油原料经发酵、抽油或淋油后产生的固体残渣。由于未经干燥的酱渣水分含量高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微生物易生长繁殖,若不进行及时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由于没有成熟的酱渣再利用技术,低盐固态酱油酱渣常作为肥料或饲料低价出售;而高盐稀态工艺产生的压榨酱渣往往因为含盐量过高,不能直接作为饲料用于动物,部分厂家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但会导致填埋土壤盐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市场对酱油的种类及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相应的酱油副产物酱渣的产生量也有所提高(以常规生产酱油工厂中,每生产10000吨酱油,可产生湿酱渣约5000吨,折干渣1000吨左右)。随着国家清洁生产策略的提出,酱渣的再利用急待解决。实施酱渣切实可行的再利用方法,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解除酱油酿造业的后顾之忧,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挤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于休闲食品、早餐食品(Ana Laura,2008;R A King,2008)、糖果巧克力食品(张裕中,1998;D J van Zuilichem,1985;Mark Jury,2000)、组织化蛋白食品(Fengliang Chen,2010;Crowe T W,2001)、发酵原料预处理(申德超,2002;Ken`ichi Ohtsubo,2005)等。
采用挤压技术处理酱渣,可使酱渣体积增大,表观比重下降,结构疏松,空间位阻小,有效工作面积变大,在制曲过程中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因而成曲的酶活力增大。其机理是挤压式膨化是借助挤压螺旋套的推动力,使酱渣受到挤压,受到混合、搅拌、摩擦及剪切力的作用,使细胞解体,同时机腔内的温度、压力升高,然后从一定形状的模孔瞬间挤出,由高温高压突然至常压,酱渣中的水分在此压差下急剧气化,结构变成片层状的疏松海绵体,体积膨大几倍至几十倍。在此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大分子蛋白质变成小分子的肽等。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营养保证,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进而使成曲的酶活力增加,蛋白质转化率提高,产品质量得以改善。使用挤压机膨化物料时,各物料除受高温高压作用外,还受剪切力的作用,因而使物料组分也发生一定变化。另外,当控制挤压条件,在挤压原料中加入耐高温蛋白酶、α-淀粉酶等酶制剂时,挤出物的降解程度大幅提高,使用这些原料大大提高了物料利用率,缩短了发酵周期。(R.L. Tomas,1997;Tim Baks,2008)。此外谷物物料在挤压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作用,会产生大量芳香易挥发成分,至今研究发现的在谷物原料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成分已>220种,由于挤压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影响,产生大量吡嗪、噻唑、噻吩等特殊风味物质。(Wender L.P. Bredie,1998;Jennifer,2001;Shivendra Singh,2007)。
因此将挤压技术应用于酱油渣的处理中,可以提高粮食利用率、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酱油产量和质量、增强风味,因而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从而也有效地节约了酿造用粮,降低了酱油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压加工酱渣资源生产酱油的方法,将酱渣经经低温加酶挤压或者高温不加酶挤压膨化处理后,再次进入发酵过程中,形成良性闭路循环工艺,该发明为解决酱渣资源的高值化再利用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一方面既充分利用了粮食资源,其利用率提高了50%;另一方面成品酱油有独特的醇厚、酯香风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挤压加工酱渣资源生产酱油的方法,将酱渣经不添加或添加适量酶制剂挤压膨化处理后,再次进入发酵过程中,形成良性闭路循环工艺,工艺流程如下:
(1)挤压膨化:调节酱渣含水率20%-60%,同时不添加或添加适量酶制剂;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处理不添加或添加适量酶制剂的酱渣,其中第一节套筒、第二节套筒和第三节套筒温度分别为30-60℃、60-120℃和90-190℃,螺杆转速为30rpm-300rpm,挤出的酱渣碾碎备用;
加入的酶制剂为:蛋白酶、耐高温α-淀粉酶、中温α-淀粉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适量酶制剂的添加量为每吨湿计酱渣中添加0.1-1L或0.1-1Kg;
(2)保温发酵:经步骤(1)处理的酱渣与采用现有蒸煮工艺熟化的酱油原料按质量比1:1.5-1:3比例混合,加入大曲后同现有工艺保温发酵;
(3)成熟酱醅淋制:同现有工艺——得头淋油、二淋油和三淋油即酱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9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油进行处理的油加热过滤装置及家用榨油机
- 下一篇:地铁砂浆专用搅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