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性缸机械式自锁夹紧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18061.3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骏;周志方;崔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机械式 夹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工件夹紧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性缸机械式自锁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轿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取代了人的工作。比如工位之间对于工件的输送,在流水线上再正常不过了。输送工件的工具通称为抓手,通常抓手由至少4个以上支撑夹紧单元,加定位销单元构成。普通夹紧单元的夹紧力,由气缸杆的伸缩产生,通过杠杆原理转化为对工件的夹紧力。但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遇到气源因意外情况供气突然中断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气缸缸体内失去气压,夹紧力实效。没有夹紧力的工件,焊接质量自然无法保证。尤其空中自动化运行工位,一但夹紧单元的气缸失去气压,工件就会自然掉落,造成人员,物品的损失。虽然这个现象早已被人们认识,已经有了带自锁功能的气缸,但这种夹紧气缸,价格高昂,使用要求多,一般要通过进口,交货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安装方便、适用广的线性缸机械式自锁夹紧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线性缸机械式自锁夹紧机构,包括气缸、基板、夹紧组件、支撑块和传动组件,所述的基板与气缸连接,所述的支撑块设在基板上,所述的夹紧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气缸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铰链连接板、限位块、第二铰链连接板和回转板,所述的第一铰链连接板一端与夹紧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铰链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第二铰链连接板与气缸连接,所述的限位块和回转板设在基板上,所述的回转板与第二铰链连接板连接,所述的限位块与第一铰链连接板相契合;
该夹紧机构对工件进行夹紧时,工件放置在支撑块上,气缸依次带动第二铰链连接板、第一铰链连接板、夹紧组件绕回转板进行多连杆运动,夹紧组件夹紧工件,第一铰链连接板运动至限位块处,限位块对其限位。
所述的气缸中设有气缸杆,该气缸杆与第二铰链连接板连接。
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夹紧臂和夹头,所述的夹紧臂分别与基板、第一铰链连接板活动连接。
所述的第一铰链连接板上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使用范围广:在不同场合可进行变形,通过变形可在更狭小的空间使用;
二、安全可靠:与无自锁功能的气缸以及有自锁功能的气缸相比,相对安全可靠;
三、模组设计:可以根据常用的场合,设计出几种不同规格的形式,作为标准件使用,方便日后直接调用,提高工作效率;
四、安装方便:普通零件安装方式,相对有自锁功能气缸和无自锁功能气缸,安装要求少,适用场合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运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线性缸机械式自锁夹紧机构,包括气缸7、基板8、夹紧组件、支撑块9和传动组件,所述的基板8与气缸7连接,所述的支撑块9设在基板8上,所述的夹紧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气缸7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铰链连接板1、限位块4、第二铰链连接板6和回转板5,所述的第一铰链连接板1一端与夹紧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铰链连接板6连接,所述的第二铰链连接板6与气缸7连接,所述的限位块4和回转板5设在基板上,所述的回转板5与第二铰链连接板6连接,所述的限位块4与第一铰链连接板1相契合,第一铰链连接板1上设有与限位块4相匹配的凹槽,限位块4可限制第一铰链连接板1的运动,该夹紧机构夹紧时,在限位块4与第一铰链连接板1连接处形成死点。限位块的作用是防止空压,过大的夹紧力将工件压变形,同时限位块限制第一铰链连接板过死点后(0.2~0.5mm)继续运动,而使机构开始反方向运动。
所述的气缸7中设有气缸杆71,该气缸杆71与第二铰链连接板6连接。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夹紧臂2和夹头3,所述的夹紧臂2分别与基板8、第一铰链连接板1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条板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跌落试验机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