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3109.1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勋;赵益宏;蔡伟杰;熊想涛;陈文强;韦兴民;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B60Q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苗燕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自动控制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动控制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转向灯的开启都是依靠驾驶员手动来操作,实习驾驶员或者一些粗心的驾驶员,往往会忘记开启转向灯,给邻近特别是后方行驶的汽车以及自己驾驶的汽车带来危险。另一方面,目前,汽车转向灯的关闭有两种情况:一是手动关闭转向灯,二是闪烁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转灯。在手动关闭转向灯的方式下,如果忘记关闭转向灯,转向灯将会长期闪烁,而在自动关闭转灯的方式下,可能驾驶员还未完成相应的转向操作转向灯就已经关闭,上述两种关闭转向灯的方式都会使邻近特别是后方行驶的汽车的驾驶员产生误解,从而增加交通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其实现简单,有助于降低汽车驾驶员忘记开启或关闭转向灯所带来的危险,提升汽车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另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方法,其实现简单,有助于降低汽车驾驶员忘记开启或关闭转向灯所带来的危险,提升汽车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车轮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身控制器及转向灯。车轮速度传感器用以获取车轮速度信息,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用以获取方向盘转角信息。车身控制器与车轮速度传感器及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连接,并包括信息输入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及信息输出模块。信息输入模块接收来自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车轮速度信息及来自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方向盘转角信息。信息处理模块处理车轮速度信息及方向盘转角信息从而获得转向灯控制信号。信息输出模块发送转向灯控制信号。转向灯与车身控制器连接,接收来自信息输出模块的转向灯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车轮速度传感器获取车轮速度信息传送至车身控制器;利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获取方向盘转角信息传送至车身控制器。然后,利用车身控制器的信息输入模块接收车轮速度信息以及方向盘转角信息,并利用车身控制器的信息处理模块处理车轮速度信息以及方向盘转角信息,从而获得转向灯控制信号,再利用车身控制器的信息输出模块发送转向灯控制信号至转向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是利用车身控制器的信息输入模块接受来自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车轮速度信息及来自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方向盘转角信息,并经由信息处理模块处理车轮速度信息及方向盘转角信息从而获得转向灯控制信号,在通过信息处理模块将转向灯控制信号发送至转向灯,因此,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的实现简单,成本较低。而且,车轮速度信息及方向盘转角信息都能及时的传送到车身控制器并及时的获得转向灯控制信号发送至转向灯,有助于降低汽车驾驶员忘记开启或关闭转向灯所带来的危险,提升汽车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块功能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方法的利用信息处理模块处理输入信息与所对应的转向灯控制信号的关系对照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块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块功能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100包括车轮速度传感器110、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20(steering angle sensor,SAS)、车身控制器130(body control module,BCM)以及转向灯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3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装饰板
- 下一篇:触摸屏组件贴合定位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