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棉胶薄膜的图形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0874.8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蔡长龙;刘卫国;牛晓玲;韩雄;刘欢;周顺;秦文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99/00 | 分类号: | B81C99/00;G03F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棉胶 薄膜 图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器件微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用于火棉胶薄膜精细加工的图形化方法。
背景技术
火棉胶的商品名称为三硝基纤维素,又名胶棉液、柯罗锭、哥德地恩等,是由浓硝酸和浓硫酸作用于脱脂棉而得,易燃烧但不易爆炸,易溶于纯酒精及乙醚的等量混合液中成为液体,也可溶于丙酮或丁香油等。火棉胶溶剂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后形成的薄膜不溶于水且具有致密性,可用于制造清漆、接合膏、摄影底片、人造珍珠、人造革,在组织学中常被用作组织的包埋及切片剂。
火棉胶用途广泛。涂在物体表面上,溶剂迅速蒸发,留下一层不漏水的坚韧薄膜。不加其他药物的火棉胶,用于密封瓶塞和防护创伤等。加其他药物的火棉胶,其薄膜除有防护作用外,还有延长药效与皮肤接触的作用。除了以上用途外,火棉胶在光学领域也有重要用途,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很高的透过性,平均透过率可达92%,而在红外区有很多的强吸收峰,总体吸收较高,吸收系数最高可达1.3/um。这一特性正好是研制非电读出液晶红外非制冷探测阵列器件所需要的。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有关火棉胶薄膜图形化方法的报道,而且火棉胶薄膜易溶于丙酮、酒精、乙醚、丁香油以及它们的混合液等,而这些试剂又是光电器件微细加工中常用到的试剂,很难避免,鉴于此,非常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火棉胶薄膜图形化的方法,解决火棉胶在光电器件中应用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火棉胶薄膜的图形化方法,从而实现火棉胶薄膜在红外探测器件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火棉胶薄膜的图形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火棉胶薄膜上沉积一种容易腐蚀的掩模层;
2)采用光刻、显影的方法在掩模层上面制作所需图形的光刻胶图形;
3)采用化学溶液腐蚀的方法腐蚀掩模层,获得所需图形的掩模层图形;
4)利用丙酮腐蚀去除掩模层上面的光刻胶以及没有掩模层部分的火棉胶薄膜,再利用掩模层腐蚀液去除剩余的掩模层,获得火棉胶所需的图形。
上述步骤1)中的掩模层材料是不溶于光刻胶、显影液以及水的金属以及氧化物。
上述步骤2)中的光刻技术是指光学曝光或电子束曝光方法。
上述步骤4)中的图形的横向尺寸小于100nm。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 本发明采用光学曝光或电子束曝光等光刻技术,可以制作出微纳级的火棉胶图形;
2.本发明所用材料成本低,主要都是一些常规的膜料、溶液等;
3.本发明所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普通技术人员均可胜任;
4.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中,考虑了各个步骤中用到的材料及其化学反应特性、溶液以及各层之间的相互保护等因素,避免了火棉胶薄膜在对应步骤中易溶于丙酮、酒精、乙醚、丁香油以及它们的混合液等,解决了目前火棉胶薄膜的图形化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火棉胶薄膜的图形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1.本发明首先利用薄膜沉积的方法在火棉胶薄膜上沉积一种容易腐蚀的掩模层,所述掩模层材料是不溶于光刻胶、显影液以及水的金属以及氧化物;
2.在样片上旋涂上光刻胶,然后利用光学曝光或电子束曝光的光刻方法进行曝光;然后利用显影液进行显影,获得所需火棉胶薄膜的光刻胶图形;
3.利用掩模层材料腐蚀液进行腐蚀,该过程中的腐蚀液仅与掩模层发生反应,而不与火棉胶、光刻胶发生反应,这样就把光刻胶图形转移到掩模层上;
4.利用丙酮溶液去除掩模层上的光刻胶和腐蚀掉暴露出的火棉胶薄膜,从而把图形转移到火棉胶薄膜上;再利用腐蚀液腐蚀掉剩余的掩模层材料,就获得了所需的火棉胶图形。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火棉胶薄膜的方块图形化
1.利用磁控溅射薄膜沉积的方法在火棉胶薄膜上沉积一层约100nm的Cu膜;
2.在样片上旋涂上AZ5214光刻胶,然后进行前烘,利用方块掩模板、采用光学曝光方法进行50um*50um曝光;利用显影液进行显影,获得所需火棉胶薄膜的光刻胶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覆盖优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集群网络的呼叫建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