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2931.X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邓本波;赵静;张朋伟;万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围上 盖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围上盖板,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中的流水槽。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车型前围上盖板的流水槽结构有以下两种:一种为焊接在前围板上方的前围U型流水槽,前风窗雨水通过前围上盖板直接流入前围U型流水槽,再由流水槽两侧排出。另一种是由于造型原因,C点(COWL POINT)相对来说比较靠前,前围U型流水槽又比较靠后,导致需要增加前围上盖板安装板,该板直接安装在前围U型流水槽上,将由前围盖板的流下雨水通过此板导入前围U型流水槽。上述两种结构的前围上盖板,其强度低,而且容易使发动机进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其在保证前围上盖板强度的同时,利于雨水的排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包括前围U型流水槽、前围上盖板安装板,还包括前围上盖板内板,所述前围U型流水槽侧壁的顶端设有折起的安装面,所述前围上盖板内板通过底端设置的折边竖直地固定在安装面上,所述上盖板安装板水平地固定在安装面和前围上盖板内板的折边上,所述上盖板安装板临近前围上盖板内板的一侧设有向上弯起的储水折边,所述储水折边和前围上盖板内板上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水流向所述前围U型流水槽的出水口。
优选的是,所述出水口包括设置在前围上盖板内板上的孔,以及设置在储水折边上的开口,所述开口处两侧的储水折边弯入前围上盖板内板上的孔内,所述储水折边和孔的侧壁留有间隙。
优选的是,所述储水折边的高度为10mm。
优选的是,所述储水折边和前围上盖板内板的侧壁留有间隙,所述前围上盖板内板的侧壁、前围上盖板内板底端设置的折边、储水折边构成了辅助流水槽。
优选的是,所述储水折边的顶端设有弯向前围上盖板内板的加强折边。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折边的宽度为5mm。
优选的是,所述前围上盖板内板和前围上盖板安装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在一起的安装支架。
优选的是,所述前围上盖板内板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本发明的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其结构简单,通过储水折边的设计,保证雨水流入到前围上盖板安装板上后有一定储存量,并可防止雨水漏入发机舱内;并使储存在前围上盖板安装板里的雨水,通过出水口顺利地流入前围U型流水槽中。前围上盖板内板可保证周边件的强度,例如前风窗玻璃的安装强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前围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D-D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前围上盖板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出水口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6,本发明的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包括前围U型流水槽2、前围上盖板安装板1、前围上盖板内板3,在所述前围U型流水槽2侧壁的顶端设有折起的用于固定前围上盖板安装板1和前围上盖板内板3的安装面21,所述前围上盖板内板3通过其底端设置的折边竖直地固定在安装面上,所述上盖板安装板1水平地固定在安装面和前围上盖板内板3的折边上。即,前围上盖板内板3的折边和安装面固定在一起,然后前围上盖板安装板1再和前围上盖板内板的折边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螺孔15,可采用为M6螺栓。在前围上盖板的右侧设置安装主定位孔15,左侧为安装副定位孔16等,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优选的是,前围上盖板安装板1和前围上盖板内板3的折边之间还设有密封条7,用于防止雨水流入发动机内。所述上盖板安装板1临近前围上盖板内板3的一侧设有向上弯起的储水折边11,所述储水折边11和前围上盖板内板3上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水流向所述前围U型流水槽2的出水口。储水折边11的设计,保证雨水流入到前围上盖板安装板1上后有一定储存量,并可防止雨水漏入发机舱内;并使储存在前围上盖板安装板1里的雨水,通过出水口顺利地流入前围U型流水槽2中。前围上盖板内板3可保证周边件的强度,例如前风窗玻璃的安装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