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及粉剂柿子单宁及其分离提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0347.0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敖常伟;辛国贤;凌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粉剂 柿子 单宁 及其 分离 提取 工艺 | ||
1.一种液态或固体粉态柿子单宁产品,其特征在于:通过柿子原料选择、榨汁、发酵、脱酒精、陈酿、去杂等过程获得的一种液态柿子单宁或再经干燥、粉碎后获得的柿子单宁粉剂,该产物中单宁含量在2-99%之间。
2.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柿子单宁,其生产工艺特征在于:以我国主要的涩柿品种如磨盘柿、等为提取单宁的原材料;选择果中游离态单宁达到顶峰时进行采摘;将采摘的柿果清洗、去蒂、破碎、榨汁、过滤等分离掉柿子的果皮、渣等不溶性粗纤维等物质而获取柿子汁液;由于该汁液中除单宁外还有糖、酸和果胶等主要可溶性成分,通过采用酵母菌发酵方式将糖类成分彻底分解转化为酒精,发酵完毕后加热杀灭酵母,通过适宜孔径滤布过滤去除酵母等粗颗粒,采用低温真空蒸馏分离获取酒精;脱酒精后的汁液通过一定时间的陈酿处理,汁液中的单宁逐步聚合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态冻状体,对冻状体聚合物采用过滤和清洗去除掉可溶性的小分子酸类成分以及发酵、陈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异味成分从而获得无异味的液态柿子单宁;或者将液态的单宁物质通过喷雾干燥、低温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等并粉碎后获得固体单宁粉状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柿子果采摘要求,其特征在于:柿子成熟前一个月,每隔3到5天测定一次柿子中单宁含量,当单宁含量接近或到达2%时准备采果收集加工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压榨所得柿子汁可通过自然发酵或人工发酵方式将糖分分解为酒精而达到脱糖处理;采用自然发酵方式下,柿子汁液不经高温处理直接存放于一般容器内在室温下发酵,采用糖度计测定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2%时可终止发酵;一般发酵时间为7到10天左右;采用人工发酵方式下,需对过滤的汁液加热50-60℃以上杀菌后冷却至室温,汁液接种酵母菌(包括市售各种活性干酵母或分离培养的酵母菌等)于20-35℃温度范围内发酵直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2%以下后终止发酵;经自然或人工发酵完毕的柿子汁60℃加热5分钟杀灭酵母并通过80-100目滤布过滤去除酵母和部分悬浮物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酒精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柿子汁液中由糖发酵生成的酒精等成分在低于50℃温度下在真空浓缩罐或其它真空蒸发装置内以真空浓缩方式分离并回收酒精,使最终发酵液中酒精度低于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陈酿及除杂工艺,其特征在于:脱除酒精的柿子汁液密封避光贮存于阴暗环境中6-24个月,柿子单宁相互聚合形成高分子并束缚部分水分子形成冻状体;采用100-200目滤布对陈酿结束后形成的冻状体进行过滤,并用清水清洗,使高分子的柿子单宁为主的冻状物被保留在滤布内,而小分子可溶性酸类等成分被分离去除,最终获取无异味、淡褐色的半固态或液态柿子单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液态的柿子单宁可直接采用喷雾干燥或低温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等方式进行干燥脱水处理并最终获得固体单宁粉状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3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