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茶动态组合萎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3334.0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颜泽文;杨朝林;朱海燕;蔡红兵;熊江;杨启超;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4400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组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茶动态组合萎凋工艺,特别适用于西南茶区黑茶的加工过程中。
背景技术
黑茶(边销茶)是我国特有茶类,因其具有止渴、防癌、抗癌、助消化、减肥、延缓衰老等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黑茶尤其是当年所产黑茶汤色浑浊、口感苦涩、发酵所味重,甚至带有酸馊和霉味,影响感官愉悦,也成为黑茶推广中的障碍。因此,如何改善黑茶尤其是当年所产黑茶的风味,成为当务之急。
黑茶的口感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黑茶制作中没有单独的萎凋工序,而萎凋过程的控制有利于茶叶内含成分的转化,对提高茶叶香气、改善汤色和滋味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申请人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西南地区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市是一个具有1600多年种制历史的传统茶区,全市有茶园3.33万公顷,年产茶2.2万吨,年农业产值4.3亿元,是四川省主要的商品茶基地,茶园分布在全市10个县区,茶叶已成为宜宾市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宜宾一直是一个以生产绿茶、黑茶(边销茶)和红茶(工夫红茶)为主的地区,根据市场的需要,近年来黑茶产量逐年增高,但是在黑茶生产过程中,其设备和工艺技术非常落后,再加上特殊的气候和土壤,茶鲜叶加工的传统黑茶多数 “色灰暗、汤浑浊、香不高、味酸霉”,且外形“粗、松、碎”,夏、秋茶更为严重,导致宜宾黑茶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甚而有的茶区夏、秋茶根本不生产,制约了宜宾乃至整个西南地区茶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往黑茶产品口感不佳的的缺点,,独创了黑茶品质形成的第一关键工艺—动态组合萎凋工艺,并使之形成流水作业、标准化生产。按本工艺生产的黑茶香气愉快而持久,滋味醇厚悠长,既不同于工夫红茶的橘糖香,又不同于乌龙茶的花香,是一种清雅飘逸的天然花果香气,并融于茶汤中,在黑茶市场上独树一帜。
本发明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黑茶动态组合萎凋工艺,其特征是:
a.采摘质量新鲜、无损伤、无发热现象的鲜叶;
b.鲜叶进厂立即采用风扇快速冷却,防止鲜叶提前出现发酵现象;
c.冷却后的鲜叶进行晒青(日光萎凋);晒青时间12-15分钟,使鲜叶失水,中途翻拌2次,晒青后鲜叶含水量降为68-70%,再放在摊青架上萎凋;
d、再将摊青架上的鲜叶用风扇加风萎凋便于失水,同时在萎凋过程中进行做青,在加风萎凋过程中,每隔25分钟做青一次;总的萎凋时间为4-6小时。
e.鲜叶萎凋一定程度后回水,方式是在摊青架上自然摊放,其目的是使叶梗上的多余水分向叶片转移,使整叶的水分分布均匀,回水时间为60-70分钟;
f.再将回水后的鲜叶放入摇青机内进行三次摇青,第一次摇青时间为1分钟,间隔35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间为1.5分钟,再间隔45分钟后进行第三次摇青,第三次摇青时间为2分钟;
e.鲜叶摇青结束后进行摊放100-120分钟,待花果香最浓郁时在杀青机内进行杀青;杀青温度:220℃(进料口内侧筒体壁温度),杀青时间70秒;杀青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3.8%。
本发明的积极意义在于:创造性地利用科学的动态组合处理方式,即鲜叶快速冷却—晒青—萎凋、做青—三次摇青—摊放—杀青,并得到的最佳处理参数。改变了西南地区传统黑茶“色深暗、汤浑浊、香不高、味酸霉”的不良品质,通过本工艺所生产的黑茶“汤色橙红、略带花果香、滋味醇厚”。大幅改善了传统黑茶品质,有效提高夏、秋黑茶的附加值,增强黑茶市场竞争力,科学性突出。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不同鲜叶加工成品黑茶感官品质比较表;
图2为不同晒青时间加工成品黑茶感官品质比较表;
图3为不同做青时间加工成品黑茶感官品质比较表;
图4为不同摇青次数加工成品黑茶感官品质比较表;
图5为鲜叶动态组合萎凋对成品黑茶品质感官影响;
图6为鲜叶动态组合萎凋对成品黑茶品质影响的指标表;
图7为鲜叶动态组合萎凋对成品黑茶生化成分的影响的指标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鲜叶标准及收购规程
1、采摘一芽三、四叶(含同等嫩度对夹叶)鲜叶为原料,要求芽叶完整、匀净、新鲜和清洁。不采病虫叶、霜冻叶等不合格鲜叶及杂物,鲜叶无废气废物污染及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等现象。不同鲜叶加工成品黑茶感官品质见图1。
2、收鲜时按原料的不同品种和级别分类摊放,以便分类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