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异黄酮-壳聚糖缓释微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3386.1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窦晓兵;胡林峰;高佳;陈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31/352;A61K47/36;A61P3/06;A61P9/1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异黄酮 聚糖 缓释微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缓释微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食用大豆有几千年的历史,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 SI)是从天然植物大豆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国内外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SI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和治疗癌症、抗衰老、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改善骨质疏松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及动物的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具有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目前虽然有许多市售的SI软胶囊,但实际效果有限,这主要是由于SI作为一种脂溶性药物,体内吸收率低,血药浓度不高,代谢降解快,导致药效作用不显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SI的应用。
近年来,壳聚糖作为控缓释材料在口服药物传递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均有单独利用壳聚糖或海藻酸钠或其他材料为壁材制备大豆异黄酮缓释微囊的文献报道,但由于其存在微囊载药量和包封率偏低等缺点,影响了大豆异黄酮的药效作用。并且传统制备工艺操作复杂,可控性差,不能自动化及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因此目前市场上也并未见有大豆异黄酮缓释制剂出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大豆异黄酮-壳聚糖缓释微囊的制备方法,以达到制备高载药量、高包封率的大豆异黄酮缓释制剂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 配制A液,A液为含醋酸、氯化钙、壳聚糖的氯化钙壳聚糖凝胶液,配制时将氯化钙、壳聚糖、含醋酸依次充分溶解在蒸馏水中;
2) 配制B液,将含质量浓度为1%-2%海藻酸钠和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ml-40mg/ml大豆异黄酮的混合溶胶液,通过搅拌器搅拌使混合溶胶液均匀分散得到B液;
3) 凝胶化反应,通过离心制粒方式将B液滴入A液中,引发B液的凝胶化反应,生成大豆异黄酮-壳聚糖缓释微囊。
采用本技术方法,产品生产效率高;且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颗粒均匀,粒径在0.2~0.3mm;相对产率在90%以上;载药量在30%以上;包封率>60%;4h的累积释放率<40%。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搅拌器搅拌速度为200r/min-500r/min。
优选搅拌器搅拌速度为400r/min。转速过低或过高,直径分布不均匀;过低的转速,使载药量减少;过高的转速,使包封率降低。
优选在混合溶胶液中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5%,大豆异黄酮的质量-体积浓度为30mg/ml。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低时,微囊的球形度和表面光滑度差,产量低,载药量少,包封率低;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高时,微囊的直径分布不均匀,载药量少,包封率低,载药量少;大豆异黄酮的质量-体积浓度高时,微囊的球形度和表面光滑度差,产量低,包封率低。
优选在氯化钙壳聚糖凝胶液中,醋酸的质量浓度为1%,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1%-10%、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1%-1%。
优选在制备B液时,以海藻酸钠和大豆异黄酮混合溶液为分散相,食用植物油为分散介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脂为表面活性剂。
在配制B液时,将海藻酸钠溶于蒸馏水中,溶解过程温度控制在60℃~70℃范围内,加热过程中充分搅拌乳化10-30min,直至溶液中无颗粒状的小粒及气泡,之后将大豆异黄酮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直至无颗粒。
在凝胶化反应后,静止30min以上时间,用筛子分离出大豆异黄酮-壳聚糖缓释微囊,用水洗净,烘干。
优选混合溶胶液与氯化钙壳聚糖凝胶液的体积比为1:200。
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方法,产品生产效率高;且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颗粒均匀,粒径在0.2~0.3mm;相对产率在90%以上;载药量在30%以上;包封率>60%;4h的累积释放率<40%。
附图说明
图1是制成的大豆异黄酮-壳聚糖缓释微囊的直径分布图;
图2是制成的大豆异黄酮-壳聚糖缓释微囊吸收峰波长及与大豆异黄酮的吸收峰波长图;
图3是制成的大豆异黄酮-壳聚糖缓释微囊的吸光度值与大豆异黄酮的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大豆异黄酮-壳聚糖缓释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参圈底及育苗室池底探测仪
- 下一篇:瓜果种植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