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式齿轮自动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1078.7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魏冰阳;马建伟;杨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东海硅产业节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自动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用润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开式齿轮自动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开式齿轮传动是指齿轮在非密闭空间传动,由于齿轮传动不设置防尘罩或机壳,齿轮完全暴露在外面,使得齿轮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这就造成外界杂物极易侵入到齿面上,因此,对齿轮的润滑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若润滑不良,轮齿极易磨损,严重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目前开式齿轮的润滑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润滑,即在齿轮传动时,通过人工添加润滑油的方法实现润滑,这种方式不容易实现齿轮的长时间持续润滑,而且人工作业强度大;另一种是油泵润滑,外接动力驱动油泵,将润滑油喷射到齿面上,这种方式虽能实现齿轮的长时间持续润滑,但是油泵又需要连接电机、电器控制元件等装置,成本高,而且需要人为控制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靠外接动力就能给齿轮提供润滑油的开式齿轮自动润滑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式齿轮自动润滑装置,包括密闭的壳体以及转动装配在该壳体内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且伸出部分固设有用于与齿轮的端面转动摩擦配合的摩擦轮;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设有沿转轴轴向旋进的、用于输送润滑油的螺旋结构,所述壳体内具有与螺旋结构吻合配合、以在转轴转动时用于实现润滑油沿转轴轴向输送的适配孔段,且壳体内还具有与所述适配孔段的进油端连接的、具有注油孔的储油腔以及与适配孔段的出油端连接的、具有排油孔的排油腔。
所述适配孔段的数量为沿转轴轴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储油腔介于两个适配孔段之间,所述排油腔的数量为分别设置在两个适配孔段的出油端的两个。
所述螺旋结构为开设在转轴外周面上的螺旋槽。
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旋槽的一端连通的环形凹槽,所述排油腔由所述适配孔段的内周面与环形凹槽配合形成。
所述摩擦轮的轮周面为弧形面。
所述排油孔内设有沿排油孔径向螺纹旋进的用于调节排油量大小的油量调节螺钉。
采用上述结构的开式齿轮自动润滑装置,由于转轴的外周面上设有沿其轴向旋进螺旋结构,同时壳体具有与螺旋结构吻合配合、并在转轴转动时用于实现润滑油沿转轴轴向输送的适配孔段,根据转轴的转向和螺旋结构的旋向设置,螺旋结构便能将润滑油由适配孔段的进油端输送至出油端,加上壳体具有与适配孔段的进油端连接的储油腔以及与适配孔段的出油端连接的排油腔,通过注油孔向储油腔内注入润滑油,螺旋结构便可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推送至排油腔内,在转轴的持续转动作用下,排油腔内逐渐产生油压,润滑油便可由排油孔排出;将该装置应用在开式齿轮上,使摩擦轮的外周面与开式齿轮的端面接触,依靠转动摩擦力,齿轮转动即可带动摩擦轮和转轴一起转动,而将由排油孔排出的润滑油直接输送至齿轮的齿面上,便可实现开式齿轮的润滑作用,而且齿轮一旦停止转动,润滑油的输送停止,润滑作用也就随之停止。整个装置借助齿轮的转动实现润滑油供给,无需借助其它动力实现自动润滑,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的,适配孔段的数量为沿转轴轴向间隔布置的两个,储油腔介于两个适配孔段之间,同时排油腔也有两个,这样使得润滑油可以根据转轴的转向不同,通过两个适配孔段均可实现润滑油的输送,在使用时可以不受转轴转向的限制,提高了润滑装置的适应性和安装的灵活性,同时也能满足齿轮正反转均可润滑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东海硅产业节能技术研究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东海硅产业节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1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菌种培养装置
- 下一篇:麦曲培养保温保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