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参考的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2115.8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7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余良强;田昕;周正;田金文;冯伟东;叶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参考 模糊 图像 质量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质量评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无参考的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成像系统获取的图像可以看作是由原始场景与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的卷积。而通常情况下,点扩散函数比较复杂而且难以确定其具体的表达式,所以无法直接通过分析点扩散函数来分析图像的质量。镜头失焦和图像编码是导致图像模糊最常见的原因,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相机或运动物体的移动会导致聚焦点没有及时改变,造成图像的模糊;图像编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的高频分量进行粗量化导致图像细节丢失,造成图像模糊。模糊图像与清晰图像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含有更丰富的细节信息,而模糊图像中细节信息较少。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图像的细节信息来对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目前,利用对人眼视觉敏感的图像结构信息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在全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领域,基于人眼视觉特性和基于结构相似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有较广泛的应用。全参考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简单易实现,而且评价效果也与主观评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没有参考图像或无法获得参考图像的情况下,这类方法无从谈起。在无参考型评价领域,基于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比较成熟。但这些无参考的图像评价方法大多需要样本学习的过程,在实时性有要求的场合适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参考的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图像评价方法在无参考图像情况下难以实现且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参考的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待评图像进行重叠双正交变换后获得第一系数;
S2:根据所述第一系数以及设定的量化步长获得量化后的第二系数;
S3:根据所述第二系数和所述设定的量化步长获得反量化后的第三系数;
S4:将所述第三系数进行重叠双正交逆变换后获得变换图像;
S5:根据所述变换图像与所述待评图像之间的峰值信噪比获得质量评价因子。
更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为:
S11:将待评图像分割为多个8×8的宏块,每个宏块又分为4个4×4的亮度像素块,一个4×4的亮度像素块中数据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