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酸树脂组合物、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和聚酰亚胺*唑树脂组合物以及含有它们的柔性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0267.2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2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胁田润史;宫崎大地;三好一登;富川真佐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H05K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照明;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树脂 组合 聚酰亚胺 以及 含有 它们 柔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酸树脂组合物、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和聚酰亚胺唑树脂组合物以及含有它们的柔性基板。更具体地说,涉及可以很好地用于平板显示器、触摸面板、电子纸、滤色片基板、太阳能电池等柔性基板、柔性印刷基板等的聚酰胺酸树脂组合物、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和聚酰亚胺 唑树脂组合物以及含有它们的柔性基板。
背景技术
有机膜与玻璃相比具有富有弯曲性、不易破碎、重量轻的特性。最近,通过将平板显示器的基板换为有机膜,来使显示器柔韧性化的研究变得越发活跃。
当在有机膜上制作显示器时,通常进行下述工序:将有机膜在支承基板上成膜,制作器件后,从支承基板剥离。就将有机膜在支承基板上成膜而言,有以下方法。例如,使用粘合材料等将有机膜贴附在玻璃基板上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或者,将含有作为膜的原料的树脂等的溶液涂布在支承基板上,利用热等使其固化,进行制作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前者需要在支承基板和膜之间设置粘合材料,有时由于粘合剂的耐热性导致以后的加工温度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后者在不使用粘合剂、制膜后膜的表面平滑性高等方面优异。
作为有机膜中使用的树脂,可以举出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等。其中,聚酰亚胺作为高耐热性树脂,适合作为显示器基板。特别是聚酰亚胺树脂,不仅具有高耐热性, 而且兼有高机械强度、耐磨耗性、尺寸稳定性、耐药品性等优异的机械特性、绝缘性等优异的电特性,因而被广泛用于电气·电子产业领域。在使用上述的涂布法将聚酰亚胺成膜的情况,可以使用将含有聚酰胺酸前体的溶液进行涂布,使其固化而变为聚酰亚胺的方法。通常聚酰胺酸可以通过在溶剂中使酸酐和二胺反应来容易地合成。
尽管由芳香族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衍生出的全芳香族聚酰亚胺具有高耐热性,但存在来源于分子内·分子间电荷移动配位化合物的可见光波长域的吸收带,所以所得到的聚酰亚胺膜呈黄~茶褐色。此外,通常具有较大的双折射性。为此,存在不能作为需要高透明性、低双折射性的显示器基板使用的课题。要能够作为玻璃基板的替代材料使用,一般需要:在膜厚10微米时400nm的光透射率为8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热分解开始温度为300度以上,可见光波长域(400nm~800nm)中的双折射为0.01以下的低双折射性。
作为抑制聚酰亚胺的电荷移动相互作用、提高透光性的方法,可以列举出作为酸二酐和二胺中的至少任一成分而使用脂环式单体的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3公开了由脂环式酸二酐和各种芳香族或脂环式二胺得到的聚酰亚胺具有高透明性、低双折射率。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由1S,2S,4R,5R-环己烷四甲酸二酐和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TFMB)得到的聚酰亚胺具有高透明性、高Tg。此外专利文献4记载了使用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HFBAPP)代替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的聚酰亚胺膜具有高透明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918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7-512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0803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0859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聚酰亚胺组群的Tg高得不充分。此外,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聚酰亚胺群,Tg和双折射不能满足通常的要求特性。
这样,目前的现状是高透明性、高耐热性、低双折射性所有要求特性都满足的聚酰亚胺材料还不为人所知。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课题是提供热处理后的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透光性、低双折射性的聚酰胺酸树脂组合物、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和聚酰亚胺唑树脂组合物以及含有它们的柔性基板。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面讲述的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聚酰胺酸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以通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聚酰胺酸、和(b)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02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冻自来水管
- 下一篇:全自动液压双杆冲孔翻边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