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外探伤机器人扫描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0404.0 | 申请日: | 201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6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建;杨丽丽;赵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伤 机器人 扫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缝探伤机器人所用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管外探伤机器人对焊缝扫描所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外探伤机器人的种类和数量比管内探伤机器人要少,但是人们对管外探伤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对焊缝扫描的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焊缝的扫描中要求探伤检测头对焊缝波浪式、整圆周的扫描,即要求探伤检测头一边波浪式的扫描焊缝同时围绕管道周向运动,而现在的管外探伤机器人大多把探伤检测头直接安装在机器人身上,这样在工作的时候就得要求整个机器人都要围绕管道做波浪式的圆周运动,如此工作效率低,且耗费较高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皆在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轨道式的扫描用装置,它将两个半圆轨道合并为一个整圆轨道,探测振荡器部分在此轨道上运动。
其技术解决方案:此管外探伤扫描用装置,其特征是:包含基体部分、轨道部分和探测器震荡部分,探测器震荡部分安放在轨道部分上,轨道部分安装在基座部分上,基座部分与管外探伤机器人固接。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管外探伤机器人扫描用装置,其技术解决方案:
此管外探伤机器人扫描用装置,其特征是:包含基座部分、轨道部分和探测震荡器部分,探测器震荡部分安放在轨道部分上,并且以轨道部分的轨道运动,轨道部分安装在基座部分上,轨道部分和基座部分之间有相对运动,基座部分与管外探伤机器人固接,
所述的基座部分包含基座、摩擦轮和减速电机,
所述的轨道部分包含一号轨道和二号轨道,
所述的探测震荡器部分包含振荡器基体、探伤检测头、支撑轮子、运动轮、减速电机、导杆、导向块和偏心轮,
所述的一号轨道周长大于半个圆,上下两个面分别有一个宽度大的和宽度小的圆弧槽,且在一个面上有挡块,所述的二号轨道周长大于半个圆,与一号轨道周长相同,上下两个面分别有一个宽度小的和宽度大的圆弧槽,且在一个面上有挡块,一号轨道和二号轨道的圆弧槽相互匹配,可以使两个轨道扣合起来,且在摩擦轮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个整圆轨道,
所述的摩擦轮与一号轨道和二号柜道的内圈表面摩擦,带动一号轨道和二号轨道运动,
所述的运动轮与减速电机相连,并且在支撑轮子的共同作用下保证探测震荡部分顺延轨道运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管外探伤机器人工作无需整体围绕管道做波浪式的圆周运动,只需使用本装置完成对焊 缝的扫描任务,有如下几个主要优点:1,工作效率高;2,降低功耗,延长机器人的续航能力;3,由于扫描时不需要机器人本体动作,使得管外探伤机器人工作更加安全可靠,不易从管道上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2:图1中所示2探测器震荡部分俯视图。
图3:图1中所示2探测器震荡部分仰视图。
图4:图1中所示4轨道部分和3基座部分的安装示意图。
图5:3基座部分。
图6:4轨道部分的401一号轨道的其中一侧面图。
图7:4轨道部分的401一号轨道的另一侧面图。
图8:4轨道部分的401二号轨道的其中一侧面图
图9:4轨道部分的401二号轨道的其中一侧面图
上述附图中,1.管道 2.探测震荡器部分 3.基座部分 4.轨道部分 5.管外爬管机器人示意图101.管道焊缝
201.振荡器基体 202探伤检测头 203支撑轮子 204.运动轮 205.减速电机 206.导杆 207.导向块 208.偏心轮
301.基座 302.摩擦轮 303.减速电机 304.螺纹孔
401.一号轨道 4011.一号挡块 402.二号轨道 4021.二号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管外探伤机器人扫描用装置,它包含基座部分、轨道部分和探测震荡器部分,探测器震荡部分安放在轨道部分上,并且以轨道部分的轨道运动,轨道部分安装在基座部分上,轨道部分和基座部分之间有相对运动,基座部分与管外探伤机器人固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说明如下:
2探测震荡器部分包含:201振荡器基体、202探伤检测头、203支撑轮子、204.运动轮 205.减速电机、206.导杆、207.导向块和 208.偏心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0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电磁屏蔽通舱件
- 下一篇:水龙带防盗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