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司机驾驶行为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3622.1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6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伍景宇;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首航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司机 驾驶 行为 分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司机驾驶行为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在构成道路交通系统的驾驶员、汽车和道路环境三个因素中,各个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虽有不同,但是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因此,对车内驾驶异常的监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现有的对车内驾驶行为分析系统主要是通过在车内安装的各种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例如驾驶状态红外线探测传感器,驾驶方向盘握力传感器以及驾驶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转角速度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等,根据获取信息与存储的阈值信息进行比对,自动发出警告对司机驾驶行为进行警告,来保证汽车的驾驶安全。但是这种安装多种传感器的方式一是增加了成本,同时安装负责致使车内布线杂乱,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发事故,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数据准确性不高,当需要对驾驶员行为进行分析时,仅能根据每个汽车传感器的状态进行直接分析,即是当某一传感器的获取信息超过阈值信息才能进行警告,而当司机因多种误操作或其他原因,但是每个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又在阈值信息之下时,则不能引起告警,所以这种方式无法结合多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综合的行为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司机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其通过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讯获取车辆工作状态,通过综合不同的汽车传感器工作状态,分析司机的驾驶行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司机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其包括用于将汽车电子控制单元采集的车辆工作状态信息通过CAN收发器和KWP转UART电路进行接收和处理的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对车辆工作状态信息进行处理后获取的驾驶行为数据的存储器、以及将所述驾驶行为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的无线网络。
优选地,所述无线网络为GPRS网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效果在于:
1、其安装简单,仅需连接汽车诊断座;
2、数据准确,数据来源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
3、驾驶行为分析全面、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司机驾驶行为分析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安装于汽车内的专用微机控制器。它和普通的电脑一样,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ECU通过各种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旋转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收集车辆工作状态信息,由负责传输的线路发送至ECU。在ECU接收了这些信号之后,就会对各种信号进行分析,便会得知发动机等各部件功能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运作情况如何的信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司机驾驶行为的分析系统是建立于该ECU对发动机的各部分工作状态采集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司机驾驶行为分析系统1,其包括用于将ECU 2采集的车辆工作状态信息通过CAN收发器12和KWP转UART电路13进行接收和处理的处理器(CPU)11、用于存储处理器11对车辆工作状态信息进行处理后获取的驾驶行为数据的存储器14、以及将所述驾驶行为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3的无线网络。其中:上述可获取的车辆工作状态信息包括:如刹车踏板状态、车速、运行里程、发动机转速、ACC开关状态等;KWP转UART电路13是一种将汽车的K线端口转换成UART接口的接口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无线网络采用GPRS网络15。控制中心3通过GPRS网络15设置对司机驾驶行为监控的时间段及监控项目。处理器11根据监控时间段和监控项目,将处理后的监控项分析数据上传至控制中心3。
具体的监控分析项目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列举的各项:
1、百公里刹车次数:
使用运行里程、刹车踏板状态计算,计算方式为:
百公里刹车次数 = 刹车次数 × 100/ 运行里程;
2、怠速时长:
使用发动机转速、车速、时间来计算,计算方式为:
怠速时长 = 发动机转速不为0,车速为0的时间-发动机转速不为0,车速为0的时间;
3、怠速时长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首航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首航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3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布料车支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机组的电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