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及其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791.2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3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苟仲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仲武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组合 节流 装置 及其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的节流装置,还涉及一种包含其之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循环系统主要包含的四大部件为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节流装置在制冷循环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选择应用合适的节流装置与制冷系统匹配是整个制冷设备降低能耗的重要一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用于节流装置的器件就是膨胀阀,而膨胀阀中又有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受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汽过热度的大小,来调节制冷剂的流量,以维持恒定的过热度,在控制原理上属于比例调节器,虽然热力膨胀阀可以自动调节制冷剂的流量,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很显著的:第一,对过热度响应的延迟时间长,特别是容积延迟,延迟的结果会导致热力膨胀阀交替地开大或关小,即产生振荡现象,当膨胀阀开得过大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偏低,吸气压力上升,当阀开得过小时,蒸发器供液不足,吸气压力降低,这对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验表明,热力膨胀阀调节效果对小型装置要十几分钟,大型装置要30分钟~40分钟才稳定。第二,调节范围有限,因为热力膨胀阀中与阀针连接的膜片的变形量有限,使得阀针的运动位移较小,故流量调节范围小,这对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冷藏库或者采用变频压缩机的系统,热力膨胀阀便无法满足要求。第三,调节精度低,热力膨胀阀的执行机构膜片由于加工精度和安装等因素,会产生变形及影响变形灵敏度,故难以达到较高的调节精度。由于热力膨胀阀的控制规律不易掌握与控制,其不适用于工况急剧变化的系统,也不适用于小型系统,而且成本也较高。
目前电子膨胀阀主要是电磁式膨胀阀和电动式膨胀阀。其是按照预设程序调节蒸发器供液量,属于电子式调节模式,其适应了制冷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具有热力膨胀阀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为制冷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条 件。从控制实现的角度来看,电子膨胀阀由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三部分构成,通常所说的电子膨胀阀大多仅指执行器,即可控驱动装置和阀体。电子膨胀阀控制器的核心硬件为单片机,如控制器同时要完成压缩机及风机的变频等控制功能,一般采用多机级连的形式。电子膨胀阀的传感器通常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与热力膨胀阀相比电子膨胀阀在以下方面有显著的优势:第一,反应和动作速度快,不存在静态过热度现象,且开闭特性和速度均可人为设定,尤其适合于工况波动剧烈的热泵机组的使用。第二,电子膨胀阀的适用温度低。第三,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设定值可调。第四,电子膨胀阀可起到节能的作用。第五,电子膨胀阀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但是电子膨胀阀也有其缺点,例如,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可靠性会因堵塞等原因而降低,故障率较高,控制过程与驱动电路较复杂;虽然其调整过程比热力膨胀阀快的多,但其整个调整过程(即其开度从全关到全开)也要耗费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另外,对于小型的且对经济性要求较高的系统来说,电子膨胀阀的可靠性、稳定性与经济性等综合指标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节流装置的缺点与不足,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该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采用了可靠性非常高的毛细管和电磁阀的组合,以形成可数字化控制的具有若干个开度阶梯控制的电磁膨胀阀,将传统的可靠性很高的电磁阀与毛细管结合在一起,通过简单的开、关控制达到从零到100%的阶梯开度控制,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冷凝器的输入端与用于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并联连接的节流单元,所述节流单元均由毛细管与电磁阀以串联连接的方式组成。这样便可利用每个电磁阀的开或关来控制相应的与其串联连接的毛细管的通或断。
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与第二节流单元,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中包括一根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
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第二节流单元与第三节流单元,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中包括一根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 管,所述第三节流单元中包括四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
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第二节流单元、第三节流单元与第四节流单元,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中包括一根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所述第三节流单元中包括四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所述第四节流单元中包括八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
还可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采取更多的节流单元和不同配比的相应的毛细管,已达到所需的分级阶梯开度的控制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仲武,未经苟仲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