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门油封拆卸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1332.8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1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海;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门 拆卸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工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门油封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过程中,常会因气门油封压装不合格而需拔出重装,气门油封与气门导管配合较紧,需要较大力量方能拔出,而现行技术中却缺少可靠得力的气门油封拆卸统一制式专用工具,各车企虽自行开发了一些气门油封拆工具工装,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有一种钳子式的气门油封拆卸工具,利用钳口对油封外圆夹紧后的摩擦力将气门油封拔出,用这种工具操作时容易打滑,拆卸气门油封比较费力,效率不高,此外这种工具在细且深的挺杆孔中回旋空间很小,操作非常不便,如不小心就会既划伤挺杆孔内表面,又划伤导管孔外表面。公开号为CN 2768985Y的实用新型于2006年4月5日公开了一种专用于维修摩托车时更换前叉减震器油封的拆卸器,由拉杆、弹簧、夹爪、夹爪固定套、固定支承座顺序套接而成,三片夹爪互成120°,并与夹爪固定套由销子构成活动连接,夹爪的头部设有方向朝外的爪钩。拉杆的上段呈纱线团芯状的双斜面锥体,其锥体面始终紧贴夹爪的内缘;拉杆的中段为圆柱体,下段为对称地刨削成平面的半方圆柱体,拉杆插入三片夹爪中间并穿过夹爪固定套、固定支承座中间的轴孔后与凸轮成活动连接。使用时,扳动凸轮手柄就能将油封拉出。本实用新型使拆卸油封变得非常方便,这对减轻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和用户负担都十分有利。但该实用新型结构稍显复杂,部件较多,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或维修保养时发动机气门油封不易拔出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破坏性小、使用方便的气门油封拆卸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门油封拆卸工装,包括套筒、抓杆、支杆和冲击套,套筒底部的内壁具有锥度,抓杆在套筒内与套筒螺纹连接,抓杆底端设有弹性分瓣爪,弹性分瓣爪的各爪尖设有凸起的内扣台阶,支杆与抓杆固连,支杆顶部固设有膨大的顶帽,冲击套滑动套接在支杆上。气门油封在气门导管上压紧后,气门油封的头部仍距离挺杆孔底部有一定距离,而且气门油封头部外缘与挺杆孔内壁间也存有间隙,拆卸工装针对这一结构特点而设计,使用时,将套筒伸入挺杆孔并套住气门油封外露的头部,旋动抓杆,抓杆可移向气门油封,弹性分瓣爪爪尖上的内扣台阶可从气门油封头部外缘与套筒内壁的间隙楔入,由于套筒底部锥度的挤压作用,继续旋进抓杆,弹性分瓣爪便径向收拢,内扣台阶内缘可稳定牢固地扣紧气门油封外缘,然后握住冲击套反复向上冲击顶帽,利用冲击力将气门油封起出。
作为优选,支杆与抓杆间为螺纹连接。为确保冲击套有足够的移动距离易产生较大的冲击速度,支杆有一定长度,支杆与抓杆螺纹连接,可方便地拆分和组装,部件尺寸可以加工得更小,便于使用和收存。
作为优选,抓杆为中空管结构,抓杆上设有内螺纹,支杆在抓杆内部与抓杆螺纹连接。支杆在抓杆内部与抓杆连接,这样支杆可以加工得更细,节省材料。
作为优选,抓杆顶端设有翻边,冲击套设于顶帽和翻边之间。翻边在冲击套的下方对冲击套形成限位,这样冲击套在不使用时能平稳地停留在一固定的位置上,方便使用。
作为优选,套筒上周向设有凸起的环圈。环圈在套筒的周面上凸起,可提供一个易于施加垂直向下作用力的受力点,便于套筒伸入挺杆孔时对套筒施加压力使之快速压到底。
作为优选,顶帽与支杆一体成型。顶帽直接承受冲击套的冲击且将所受冲击力传递到支杆,因此顶帽与支杆件必须有足够的连接牢固度,一体成型结构可提供理想的力学强度和使用耐久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合理,工作可靠。本气门油封拆卸工装可适应气门油封安装结构,工作时与气门油封可靠扣紧,利用多次冲击力转化成直接的顶压力将气门油封拔出,工作过程中力传递效率高,损失少,不会出现打滑、脱位等情况,工作效果好。
使用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使用本气门油封拆卸工装可轻松一次性完成对气门油封的抓紧,向外拔气门油封时也无需持续用力而只需多频次短暂用力,可大大降低气门油封拆卸难度,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抓杆底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抓杆,3-支杆,4-冲击套,5-弹性分瓣爪,6-内扣台阶,7-顶帽,8-环圈,9-翻边,10-气门油封,11-挺杆孔,12-裂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1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链板销装配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箍拆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