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937.6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潮;许正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余杭正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8 | 分类号: | F16D6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1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蹄。
背景技术:
鼓式制动器是早期设计的制动系统,其刹车鼓的设计1902年就已经使用在马车上了,直到1920年左右才开始在汽车工业广泛应用,鼓式制动器造价便宜,而且符合传统设计。四轮轿车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前轮的负荷通常占汽车全部负荷的70%-80%,前轮制动力要比后轮大,后轮起辅助制动作用,因此轿车生产厂家为节省成本,多采用前盘式后鼓式的制动方式,不过对于重型车来说,由于车速一般不是很高,刹车蹄的耐用程度也比盘式制动器高,因此许多重型车至今仍使用四轮鼓式的设计。鼓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制动鼓,固定元件是制动蹄,制动时制动蹄在促动装置作用下向外旋转,外表面的摩擦片压靠到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上,对鼓产生制动摩擦力矩以达到制动效果,众所周知,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承载越大,刹车时的惯性便越大,所需的制动摩擦力矩也越大,而在鼓式制动器中,产生的制动摩擦力矩大小一般由制动蹄以及其外表面的摩擦片与制动鼓内圆柱面的接触面决定,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蹄,它包括一块面板和两块筋板,所述两块筋板相互平行且分别与面板垂直连接,所述面板的常规尺寸为180毫米,采用现有技术的制动蹄的汽车承载能力为13吨,为承载的极限,但随着经济发展,在运输上这样的承载能力会限制汽车的使用推广范围,不利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的制动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制动蹄:它包括一块面板和两块筋板,所述两块筋板相互平行且分别与面板垂直连接,它还包括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分别平行于筋板且与面板连接。
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与面板为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延伸板为宽度是10或20毫米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为宽度是10或20毫米的第二延伸板。
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为具有相同结构、尺寸的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它还包括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分别平行于筋板且与面板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与面板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延伸板为宽度是10或20毫米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为宽度是10或20毫米的第二延伸板,增加了所述面板的宽度,即增加了制动蹄的宽度,进而增加了制动蹄外表面的摩擦片与制动鼓内圆柱面的接触面的面积,使得该汽车所能产生的制动摩擦力矩,也就是增加了该汽车的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与面板为一体成型,加工简单,成本较低,强度较大。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第一延伸板为宽度是10或20毫米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为宽度是10或20毫米的第二延伸板,设计科学合理,即保证加大了汽车的承载能力,也不至于破坏其他零部件。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为具有相同结构、尺寸的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加工操作简单,经济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制动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动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面板,2、筋板,3、第一延伸板,4、第二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动蹄,它包括一块面板1和两块筋板2,所述两块筋板2相互平行且分别与面板1垂直连接,它还包括第一延伸板3和第二延伸板4,所述第一延伸板3和第二延伸板4分别平行于筋板2且与面板1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3和第二延伸板4与面板1为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比如,无缝焊接等,另外,所述第一延伸板3为宽度是10或20毫米的第一延伸板3,所述第二延伸板4为宽度是10或20毫米的第二延伸板4,所述第一延伸板3和第二延伸板4为具有相同结构、尺寸的第一延伸板3和第二延伸板4。
以上仅就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最佳方案作了说明,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多种变化,比如所述第一延伸板3和第二延伸板4的厚度变化,只要在本权利要求书内的变化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余杭正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余杭正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