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棚前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7276.4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晓虎;薛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棚前梁,尤其涉及一种轿车用顶棚前梁。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的顶棚蒙皮与前风挡在整车前部搭边采用点焊连接,但是因为顶棚外观要求,顶棚前梁后部搭边不能采用点焊连接,顶棚前梁后部与顶棚蒙皮搭边通常采用减震胶连接。
如图1所示,顶棚前梁51后部和顶棚蒙皮53搭边通过减震胶54连接,顶棚蒙皮53与前风挡52搭边采用点焊连接。图中为了强调顶棚前梁51与顶棚蒙皮53的连接关系,特将顶棚前梁51的结构放大,其中顶棚前梁51与其它结构的比例关系和连接关系可能不够准确,因此图1也只作为示意图之用。这里使用的减震胶54强度很低,起不到结构支撑作用,导致整个顶棚前梁51的结构强度比较弱,同时也影响了整车的噪声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棚前梁,尤其提供了一种轿车用顶棚前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顶棚前梁后部与顶棚蒙皮搭边采用减震胶连接导
致的整个顶棚前梁的结构强度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棚前梁,包括前板、后板和底板,其上方覆盖有顶棚蒙皮,所述顶棚前梁还包括加强件,该加强件为块状结构,其左端、右端和底面分别与所述顶棚前梁内部的前板、后板和底板贴合,而且所述加强件的上表面与顶棚蒙皮接触。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从正面看,整体是类梯形结构,从上到下其左端和右端之间的长度逐渐变小;并且所述左端和右端表面上分别带有与所述顶棚前梁内部的前板和后板的结构分别配合的凸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的左端表面包括三个凸起,右端表面包括两个凸起;其中所述左端中部的凸起以及右端上部的凸起分别卡在所述顶棚前梁的前板和后板的顶端上。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的数目为2个,且其厚度小于所述顶棚前梁内部的前板和后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由CBS(综合车身增强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的上表面带有N个在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沟槽,在该沟槽处,所述加强件与顶棚蒙皮之间存在间隙,其中N≥2。
优选地,所述两个加强件之间的距离为140-180mm。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的厚度为15-25mm。
优选地,所述CBS材料的特性为弹性模量E=500Mpa,泊松比μ=0.4,密度ρ=1.4×10-9ton/mm3。
从上面的技术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顶棚前梁通过在其内部沿着其宽度方向放置加强件,且该加强件的左端、右端和底面分别与所述顶棚前梁内部的前板、后板和底板贴合,并且所述加强件与顶棚蒙皮接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撑所述顶棚前梁的作用,从而加强了顶棚前梁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顶棚前梁与其周围结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所述加强件的顶棚前梁的部分汽车框架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棚前梁的一个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棚前梁的一个加强件的主视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棚前梁的一个加强件的右视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棚前梁的一个加强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棚前梁的加强件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顶棚前梁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棚前梁如图2所示,除了与现有技术相同包括前板511、后板512和底板513之外,还包括位于所述顶棚前梁内部的加强件1。其中,后板512的中部表面向外凸出,使中部的前板511和后板512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部分,并且对于前板511和后板512之间的距离,从所述中间部分到两边其它部分的变化是沿斜面渐变的。本实用新型的加强件1的数目为2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棚前梁中部的后板512向外凸出部分的两端。根据加强件对顶棚前梁加强程度的要求不同,可以采用三个以上的加强件,以更好地加强所述顶棚前梁结构的强度。
如图3a-d所示,综合从加强件1对顶棚前梁结构加强程度的影响和节省材料的角度考虑,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加强件1的厚度为15-25mm,优选为20mm。也可以根据汽车的顶棚前梁的结构和性能等采用其它适合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7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溃吸能式前挡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