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720.X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庄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永裕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缸盖 歧管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盖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上部置有凸轮轴,下部与发动机缸体、活塞组成燃烧室,两边是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分别与进入油气的进气歧管和排除废气的排气歧管相连接,内有贯穿的冷却水道和润滑油路。因此发动机缸盖对发动机的功率和工作性能的影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燃气在燃烧室内爆燃时,气体温度瞬间高达1100℃以上,这种高温热冲击反复作用产生高达7MPa压力,该压力直接作用于发动机缸盖与缸体的连接处,可见发动机缸盖的工作条件极为恶劣。
因此对发动机缸盖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气道、燃烧室的几何形状以及缸盖的整体壁厚。从发动机缸盖的铸件结构上来看,内腔结构复杂,形状多变化,壁厚不均匀,缸盖冷却水道内腔弯弯曲曲,壁厚一般在15mm,最薄处只有2.5mm。而且随着发动机向高效率,低油耗、少污染的方向发展,缸盖的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缸盖的特定工作条件要求,对缸盖的性能要求非常高。例如缸盖要承受0.3~0.5MPa的气密试验无渗漏,在几何形状上进排气道要求很严,其直接影响油气进入的方向和混合情况、发动机功率、启动速度,一般都需要进行流道试验检查,缸盖内部的冷却水道形状和容积大小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均会有直接影响。由此可见,汽车发动机缸盖的铸造生产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发动机缸盖模具设计制造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保证。
由于铝合金的导热性好,有利于提高压缩比,所以近年来铝合金缸盖被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汽车发动机内部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是缸盖与进气歧管组装起来的装配体,进气歧管基体材料为铸铁,发动机缸盖通过螺栓、密封垫和进气歧管相连接成结合体。这种类型的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首先进气歧管通过螺栓固定在缸盖上,螺栓的扭力一旦得不到保证,则会导致漏气、进气管异常振动等事故;其次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的组装要求比较高,进气歧管、进气歧管密封垫、缸盖安装面均要求良好的平面度和表面质量,如果出现划伤、砂孔等现象,容易漏气;再次发动机缸盖和进气歧管的组合体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缸盖、进气歧管和密封垫需要分别铸造后再进行组装。整个过程如下:经过溶解、金型整备、铸造、加工得缸盖,进气歧管也要经过溶解、金型整备、铸造、加工制得,加工成型的缸盖和进气歧管再与螺栓、弹簧垫片和密封垫装配在一起;最后,螺栓、密封垫等连接部件较多,进气歧管基体材料为铸铁,这都导致发动机重量较大,耗油量大。另外,由于加工和装配时的各种因素,总会使两者在结合过程中产生缺陷,比如安装面的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而造成的结合面漏气,从而会降低缸盖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以提高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密封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包括缸盖和进气歧管,所述缸盖与所述进气歧管为一体式连接。
所述缸盖和所述进气歧管的材质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发动机缸盖和进气歧管结合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密封性能,还降低了整个发动机的重量,而且在生产时只需要经过一次溶解、金型整备、铸造、加工即可获得成品,不再需要进气歧管的溶解、金型整备、铸造、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也省去了螺栓、密封垫之间的装配工艺,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进气歧管;2、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与进气歧管的组合体,包括缸盖2和进气歧管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组合体的缸盖2与进气歧管1为一体式连接,进气歧管1从缸盖2的顶部伸出并弯曲绕至缸盖2的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发动机缸盖2和进气歧管1结合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发动机缸盖2与进气歧管1之间的密封性能,还降低了整个发动机的重量,而且在生产时只需要经过一次溶解、金型整备、铸造、加工即可获得成品,不再需要进气歧管1的溶解、金型整备、铸造、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也省去了螺栓、密封垫之间的装配工艺,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成本。
缸盖2和进气歧管1的材质均为铝合金,用铝合金一次铸造成型,发动机整机重量减少了许多,从而降低了汽车的油耗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永裕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永裕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7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塞泥浆泵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多功能安装方便可回收组合式仿木热浸锌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