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踏板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5066.3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8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霞;肖开艳;朱大勇;冯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K23/02;B60K26/02;B60T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踏板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在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和离合踏板上频繁进行踩踏操作。道路上发生高速碰撞事故时,车辆前舱首先发生接触和压溃变形,碰撞能量通过纵梁结构直接传递到舱内的踏板上,车辆前舱变形造成的踏板后移侵入容易对驾驶员脚部和腿部造成较大的伤害。
因此,需要一种抑制踏板后移,从而减小对驾驶员脚部和腿部的伤害的踏板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汽车碰撞的踏板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踏板保护装置包括条板状部件和叉状部件,所述叉状部件具有彼此平行的两条侧腿和所述侧腿间与所述侧腿垂直的连接段,所述侧腿和所述连接段的长度与踏板连杆的外径相配,以使所述叉状部件卡住踏板连杆,所述条板状部件的下端与所述叉状部件的连接段固定,所述条板状部件的上端设有圆形的安装孔,以通过螺栓固定至方向管柱梁的支架。
优选地,所述条板状部件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其在第二方向的长度,而其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其在第三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优选地,所述条板状部件处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所限定的平面中的板面与所述叉状部件所处的平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条板状部件的下端在所述连接段靠近其中一条侧腿的位置上与所述叉状部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条板状部件与所述叉状部件通过烧焊的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踏板保护装置可以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时有效地限制踏板的后移量,从而降低驾驶员脚部和腿部受伤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保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踏板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为描述清楚起见,在各幅图中建立了坐标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踏板保护装置1包括条板状部件10和叉状部件20。条板状部件10在第一方向(图1中示出为X方向)的线度小于其在第二方向(图1中示出为Y方向)的线度,而其在第二方向的线度小于其在第三方向(图1中示出为Z方向)的线度。接近条板状部件10上端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安装孔100。叉状部件20为U形,具有两条侧腿21和侧腿21间的连接段22,其中两条侧腿21彼此平行(处于第二方向,即Y方向)并且均与所述连接段22(处于第一方向,即X方向)垂直。条板状部件10的下端与U形叉状部件20的所述连接段22固定在一起,优选地通过烧焊的方式固定,并且定向为叉状部件20所在的平面与条板状部件1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即当叉状部件20处于X-Y平面内时,条板状部件10处于Y-Z平面。
如图2所示,条板状部件10的处于Y-Z平面中的板面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其总体呈条状并且上宽下窄。靠近条板状部件10的上端开有圆形的安装孔100,条板状部件10的下端与叉状部件20固定在一起。当叉状部件20的侧腿21在水平方向(图2中示出为侧腿21在Y方向)时,条板状部件10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具体地,应当以踏板保护装置1能够与方向管柱梁3的支架4及踏板连杆2’相配合为准(如图3所示)。
图3示出了通过条板状部件10上的安装孔100,能够用螺栓(未示出)将踏板保护装置1固定至方向管柱梁3的支架4。踏板2经由踏板连杆2’安装至踏板安装支架5,并且踏板连杆2’和踏板2可以一起绕连接转轴6旋转(在Y-Z平面内旋转)。当车辆由于碰撞而受到向后的撞击力时,前舱地板7发生向后的变形。由于踏板安装支架5连接在前舱地板7上,因此在没有踏板保护装置1的情况下,踏板连杆2’和踏板2会绕所述连接转轴6向后旋转很大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的踏板保护装置1的U形叉状部件20的侧腿21和侧腿21间的连接段22的长度与踏板连杆2’的外径相配,进而可以将踏板连杆2’卡在叉状部件20的U形口中(如图3所示),因此抑制了踏板连杆2’和踏板2向后的旋转。优选地,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时,踏板保护装置1将踏板连杆2’和踏板2向后旋转的角度限制在10度至30度的范围内,这样显著降低了驾驶员的脚部和腿部受伤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5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