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体可移动自升式起重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995.6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永;范会渠;张维磋;唐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5/00;B66C7/08;B63B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郭玲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体可 移动 起重船 | ||
1.一种双体可移动自升式起重船,包括一台双梁门式起重机(5),所述双梁门式起重机(5)包括四个吊机支架(51)、将四个吊机支架连接起来的一圈横梁(52),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船还包括左船体(1)和右船体(2),所述左船体(1)和右船体(2)共用设在起重船头部的一个驾驶室和一个控制室,所述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为甲板放货区(3)和吊装区域(4),所述甲板放货区(3)位于吊装区域(4)前方,所述两个吊机支架(51)位于左船体(1)上,所述另外两个吊机支架(51)位于右船体(2)上,所述横梁(52)可相对四个吊机支架(51)上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可移动自升式起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吊机支架(51)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升降装置(53),所述升降装置(53)包括两根立柱(531,532),所述两根立柱(531,532)之间设有连接支撑(22),所述两根立柱(531,532)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销孔(91,92),所述横梁(52)上固定有以两根立柱(531,532)为对称、水平相对设置的一对上油缸(61,62),所述一对上油缸(61,62)的正下方相应设有一对下油缸(81,82),所述下油缸(81,82)以两根立柱(531,532)为对称、水平相对设置,所述一对上油缸(61,62)和一对下油缸(81,82)之间固定有多个顶升油缸(7),所述多个顶升油缸(7)平行于两根立柱(531,532),使得当一对上油缸(61,62)的活塞杆收缩分别离开其相应销孔(91,92)、一对下油缸(81,82)的活塞杆伸长分别插入其相应销孔(91,92)被固定时,多个顶升油缸(7)的活塞杆同时伸缩带动一对上油缸(61,62)、与一对上油缸(61,62)固定的横梁(52)顶升或下降;当一对上油缸(61,62)的活塞杆伸长分别插入其相应销孔(91,92)被固定、一对下油缸(81,82)的活塞杆收缩分别离开其相应销孔(91,92)时,多个顶升油缸(7)的活塞杆同时伸缩带动一对下油缸(81,82)顶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可移动自升式起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分别设有吊机运行轨道(10),所述双梁门式起重机(5)可沿吊机运行轨道(10)相对左船体(1)和右船体(2)前后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体可移动自升式起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机运行轨道(10)包括第一上翼缘(11)、第一腹板(12)和第一下翼缘(13),所述第一上翼缘(11)和第一下翼缘(13)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一上翼缘(11)垂直的第一腹板(12)连接,所述第一下翼缘(13)固定在左船体或右船体上,与每条吊机运行轨道(10)配合设有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均固定在双梁门式起重机(5)下方,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一上翼缘(11)夹紧或松开,还包括以第一上翼缘(11)为对称、上下相对设置的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以及以第一上翼缘(11)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所述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分别位于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的两侧,所述每对前夹紧油缸(151,152)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一上翼缘(11)夹紧或松开,所述每对后夹紧油缸(161,162)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一上翼缘(11)夹紧或松开,所述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之间固定有第一推拉油缸(17),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拉油缸(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9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合并式梯子
- 下一篇:外啮合机制的变节距齿形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