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室二冲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7672.2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树燕 |
主分类号: | F02B75/02 | 分类号: | F02B7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冲程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冲程发动机的改进型。
背景技术
CN2213856公开的“燃油混合喷射二冲程发动机”,CN2229527公开的“二冲程发动机”。上述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机构或装置都涉及二冲程发动机都具有自身特点,但都存在一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不同构思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其缸体总成包括缸体、火花塞口、单向燃气喷射口、空气限压调节口、火花塞、活塞、单向阀、电磁开关阀、空气调节限压阀和排气口、进气口,其特征在于:缸体上部的单向燃气喷射口上设有单向阀和与所述单向阀串联连接的电磁开关阀,所述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增加了一个空气限压调节口,该空气限压调节口上装有空气调节限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包括气缸与各个配气部分和活塞及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缸与各个配气部分和所说的活塞及点火系统具有互相配合工作的功能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能够可靠地根据发动机活塞运行中气缸内的气压变化情况来进行气缸单室的排气、进气、喷射燃料、压缩混合气、爆发做功和实施进行各个通道的适时开关的相互转换装置,为实现单室二冲程发动机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具体地,所说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气缸总成为一个,其中缸体为一个,活塞为一个,各个配气部分为四个,点火系统为一个。
优选地,所说的缸体设有单向燃气喷射口、空气限压调节口、排气口、进气口和顶部安装火花塞口的构成。
优选地,所说的各个配气部分有单向燃气喷射口上装有单向压力阀和电磁开关阀其开关受正时齿轮控制为公知的,所说的空气限压调节口上装有根据气缸压力来调节空气的限压阀;所说的排气口要高于进气口构成。
优选地,所说的气缸体内装有上下止点往复运动的活塞,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是受曲轴及曲柄连杆的配合运动为公知的不加详述。
优选地,所说的气缸体顶部装有点火系统的火花塞其工作受正时齿轮的控制为公知的不加详述。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发动机的气体流动都在一个缸体室内完成,同时可以解决无需依靠曲轴箱换气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活塞处于下止点的主视示意图;
图2-9是单室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
缸体总成100
缸体110
火花塞口111、单向燃气喷射口112、空气限压调节口113、排气口114、进气口115
单向阀1121、电磁开关阀1122(可根据正时齿轮的要求去调整开关时间)
空气调节限压阀1131
活塞120
火花塞13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缸体总成100,包括缸体110、火花塞口111、单向燃气喷射口112、空气限压调节口113、火花塞130、活塞120、单向阀1121、电磁开关阀1122、空气调节限压阀1131和排气口114、进气口115。
缸体110顶部火花塞口111装有火花塞130,缸体110内装有活塞120,缸体110上部单向燃气喷射口112装有单向阀1121,单向阀1121上装有电磁开关阀1122,缸体110的空气限压调节口113上装有空气调节限压阀1131,缸体110下部偏上设有排气口114偏下设有进气口115。
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工作示意图的第一步;活塞120在下止点向上行的位置,此时缸体110内充满了新鲜空气压力与大气相同,空气调节限压阀1131打开,电磁开关阀1122处于关闭状态。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工作示意图的第二步;活塞120在下止点向上行到空气调节限压阀1131的位置,则空气调节限压阀1131排气将结束(此位置为设定的压缩比总容积位)此时电磁开关阀1122打开在供油泵的压力下将大于此时缸体110内压力的燃料通过单向阀1121喷入缸体110内。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室二冲程发动机装置工作示意图的第三步;活塞120继续向上行到即将与单向阀1121平行时此时缸体110内的压力加大电磁开关阀1122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树燕,未经何树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7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