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7666.2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4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国;黄湘斌;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0 | 分类号: | H01L23/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密集型 晶体管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性元器件散热所使用的散热器,更详细地说是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和配套产品中使用的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运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配套产品中的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其通常采用螺钉组件将晶体管固定在散热基板上,不仅安装困难繁琐,而且螺钉固定的晶体管容易因受力不均而损坏,大大降低晶体管的稳固性和工作可靠性。此外,现有的密集型晶体管仅采用单层排版,晶体管的安装空间较为紧凑拥挤,也不利于晶体管的安装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多层固定结构的,便于晶体管快捷安装的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该散热器能够大大提高晶体管的稳固性和工作可靠性,并且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散热器上的晶体管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包括基板和固定在基板上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呈阶梯状,具有n层晶体管安装平台,n≥2,所述晶体管藉由扣具压在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同时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均成型有位于晶体管前方的两条相间隔的叶片,所述扣具前部的弹性卡圈卡入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内固定。
本实用新型较为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包括基板和固定在基板上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呈阶梯状,具有n层晶体管安装平台,n≥2,所述晶体管藉由扣具压在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同时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均成型有位于晶体管前方的两条相间隔的叶片,所述扣具前部的弹性卡圈卡入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内固定。所述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远离晶体管的叶片为第一叶片,邻接晶体管的为第二叶片,其中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相对的面为第一基面,而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相对的面为第二基面,所述第一基面与晶体管安装平台垂直,所述第二基面与第一基面的夹角A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包括基板和固定在基板上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呈阶梯状,具有n层晶体管安装平台,n≥2,所述晶体管藉由扣具压在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同时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均成型有位于晶体管前方的两条相间隔的叶片,所述扣具前部的弹性卡圈卡入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内固定。所述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远离晶体管的叶片为第一叶片,邻接晶体管的为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高于第二叶片;并且其中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相对的面为第一基面,而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相对的面为第二基面,所述第一基面与晶体管安装平台垂直,所述第二基面与第一基面的夹角A为锐角。所述第一基面上成型有用于阻挡弹性卡圈脱出两个叶片间隙的阻挡凸部。
本实用新型中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扣具为现有技术,是散热器安装固定领域中的常用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二基面与第一基面的夹角设计成锐角,也即将第二基面倾斜设置,其目的是便于装配时扣具的弹性卡圈能够沿第二基面滑下,而弹性卡圈的上部则由第一基面上的阻挡凸部卡止,确保扣具对于晶体管的固定稳固。
本实用新型中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的晶体管装配数量根据基板的实际设计规格而定。每层晶体管安装平台上的晶体管均沿基板横向排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主要运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配套产品中,同常规技术一样,所述晶体管的后部与逆变器的PCB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由于采用扣具多来装配固定晶体管,固定时无需使用螺钉,故装配更加快捷,方便,并且大大提高了晶体管的稳固性和工作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多层密集型晶体管散热器,由于采用多层结构来装配固定晶体管,相比常规技术,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了散热器上的晶体管安装空间,大大节省了散热器的占用空间,并且也更加有利于晶体管的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基板的单独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基板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7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集成模组
- 下一篇:基于电磁引导的自动循迹智能小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