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直接带隙Ge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3808.6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5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狄增峰;郭庆磊;张苗;卞剑涛;叶林;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02 | 分类号: | H01L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直接 ge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直接带隙Ge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摩尔定律越来越逼近其物理极限而受到挑战,硅基光电集在成近年来的迅速发展被认为能够有效地延续摩尔定律的延伸。 目前,阻碍硅基光电集成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如何解决能与当今现有的硅基CMOS兼容的片上光源问题。因此,寻找一种能与硅工艺相兼容的有效地有源发光材料是硅基光电集成的重要所在。
当Ge薄膜中张应变大于2.0%,可以由原来的间接带隙材料转变为直接带隙材料,可以满足硅基光电集成发展对于材料的要求,可以用来做激光发射器,同时由于Ge与Si可以有效的集成,从而提高了一种低成本的实现片上光电集成的途径。
为了得到具有直接带隙的Ge薄膜,人们从不同途径进行了探索:利用Ge和Si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直接在Si上外延可以得到张应变的Ge薄膜,但应变度较小,只有0.3%左右,且由于硅锗之间较大的晶格失配使得所生长的Ge薄膜具有较高的位错密度;与此同时,人们利用III-V族组分递增的缓冲层做虚拟衬底,可以得到较大应变的Ge薄膜,但由于III-V外延需要用生长速度慢的MBE或MOCVD,而且组分递增的缓冲层一般厚度较大,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直接带隙Ge薄膜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张应变Ge薄膜位错密度较高,成本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直接带隙Ge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GeOI衬底;其包括硅衬底、位于该硅衬底上的埋氧层以及位于该埋氧层上的顶层锗纳米薄膜;
采用光刻以及RIE技术对所述顶层锗纳米薄膜进行图形化处理,开出若干与底部所述埋氧层贯通的腐蚀窗口;
湿法腐蚀,自所述腐蚀窗口对GeOI衬底进行腐蚀,直至埋氧层被彻底腐蚀掉,使得所述图形化的顶层锗纳米薄膜与硅衬底虚接触;
提供一PDMS载体,所述PDMS载体与所述图形化的顶层锗纳米薄膜紧密接触,从而将与硅衬底虚接触的图形化的顶层锗纳米薄膜转移到PDMS载体上;
将载有图形化的顶层锗纳米薄膜的PDMS载体两端夹紧,并向两端施加机械拉伸使得顶层锗纳米薄膜随着PDMS载体的拉伸而形变,在其内部产生张应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低缺陷、低位错、高单晶质量的张应变Ge纳米薄膜的方法。首次提出利用机械拉伸的方法制得具有直接带隙的Ge薄膜;转变传统制备张应变Ge以及直接带隙Ge薄膜的方法的观念,利用机械拉伸的方法所制备的直接带隙锗纳米薄膜具有较高的单晶质量以及应变大小任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光电器件;具有低缺陷、低位错密度的特点;通过机械拉伸制备直接带隙Ge纳米薄膜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a-图1e为本发明一种制备直接带隙Ge薄膜的方法的流程图。
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a至图1e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直接带隙Ge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GeOI衬底;其包括硅衬底、位于该硅衬底上的埋氧层以及位于该埋氧层上的顶层锗纳米薄膜;
采用光刻以及RIE技术对所述顶层锗纳米薄膜进行图形化处理,开出若干与底部所述埋氧层贯通的腐蚀窗口;
湿法腐蚀,自所述腐蚀窗口对GeOI衬底进行腐蚀,直至埋氧层被彻底腐蚀掉,使得所述图形化的顶层锗纳米薄膜与硅衬底虚接触;
提供一PDMS载体,所述PDMS载体与所述图形化的顶层锗纳米薄膜紧密接触,从而将与硅衬底虚接触的图形化的顶层锗纳米薄膜转移到PDMS载体上;
将载有图形化的顶层锗纳米薄膜的PDMS载体两端夹紧,并向两端施加机械拉伸使得顶层锗纳米薄膜随着PDMS载体的拉伸而形变,在其内部产生张应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盲信道冲激响应合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带无线耳机的3D眼镜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