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及其屏幕解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9823.3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田生;谢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及其 屏幕 解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移动终端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备高度的私密性,每个移动终端都可能存储有大量的用户的私人信息,例如:重要的商业伙伴的通讯录、私人短信、通话记录、照片等,因此,用户对于这些重要信息都有保密的需求,则为了迎合用户的保密的需求,现有的移动终端通常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导致锁屏后,再次开启或激活移动终端时会出现屏幕锁以防止被其他人非授权应用,保护个人隐私。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主流的移动终端实现屏幕解锁的方式包括密码解锁和滑屏解锁,密码解锁的方式较为呆板不够直观,而滑屏解锁的解锁位置通常较为固定,一般位于屏幕中下部,并且用户还需记住预设置的滑屏解锁的图案,使用不便。进一步的,长期滑屏解锁可能会对屏幕中下部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例如划伤屏幕中下部,且密码解锁和滑屏解锁的用户灵活度不够高,用户使用体验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解锁方法,能够提高用户解锁屏幕的灵活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移动终端及其屏幕解锁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解锁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所触碰的至少两个触碰点的位置;
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
当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时,解锁屏幕。
所述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或
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所述触碰点的个数大于两个时,所述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包括:
获取依次组合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所述依次组合的触碰点组成首尾连接而且没有交叉的环;
计算并判断依次组合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
所述获取依次组合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包括:
以获取所述触碰点中的横向坐标为最大的或最小的触碰点为起始点,获取依次组合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
或
以获取所述触碰点中的纵向坐标为最大的或最小的触碰点为起始点,获取依次组合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
在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后,所述屏幕解锁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所述触碰点的时间间隔的总和;
判断各所述触碰点的时间间隔的总和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
当判断各所述触碰点的时间间隔的总和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时,解锁屏幕。
所述预设的时间长度为0.2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屏幕解锁方法,用户在需要解锁时,只需用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同时或依次触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的多处,当移动终端判断到用户所触碰的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即可解锁移动终端的屏幕,用户无需记住密码或预设置的图案,也无需滑动移动终端的屏幕,提高了用户解锁屏幕的灵活度,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屏幕遭受不可修复的损伤的可能性,延长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所触碰的至少两个触碰点的位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
解锁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时,解锁屏幕。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或
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或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所述触碰点的个数大于两个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9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