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及散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4337.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王再跃;甘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路径 散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单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而过多的热量若无法及时排出,将严重影响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运行时的稳定性,为此,如何将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等热源的热量及时排出成为业内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一个热源上装设一个热管散热器的方法来及时排出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该热管散热器包括热管和装设于热管上的散热翅片,使用时将热管尾端安置于热源上,将热管填充端安置于散热翅片上。由于热管尾端和填充端均有几毫米到二十几毫米长的无效段,因此装设在无效段区域的散热翅片换热效率极低,并且一个热源的发热量超过一条热管最大热通量,使得多热源系统中每个热管的负担无法均衡。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如下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将热管1和热管2的尾端分别置于热源1和热源2上,而将热管1和热管2的填充端共同安置于一个散热翅片上,采用这种方式,一条热管对一个热源进行散热,并且两个热管的无效段位于散热翅片的同一侧,但是,采用这种方案,位于热管无效段的散热翅片不起散热作用,造成散热效能低下,并且两个热管不能对所负担的热量进行分配。为了使上述方案中位于散热翅片上的两个热管的无效段减少,现有技术中还采用如图2所示的解决方案,其将一条热管串联通过热源1和热源2,然后在热管的填充端安置一个散热翅片,但是,这种方案中仍然存在热管填充端的无效段的散热翅片无效,因此散热效能低下,并且受热管的最大热通量限制而使一条热管无法负担更多热源的热量,因此这种方案只适用于功耗较低的系统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一条热管通过多个热源,热源的热量通过两条路径被分别传递到热管的冷凝段,而位于冷源区域的热管均为有效段,因此本发明的一条热管可以产生两个热管的效能,极大提高了热管的散热效率,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散热方法的散热管。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单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单热管内形成从封尾端至热管中部的第一传热路径和从填充端至热管中部的第二传热路径;
通过使所述单热管中部向外散热,在所述单热管中部形成冷凝段;
将所述单热管的第一传热路径和第二传热路径并排相向的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以便将所述热源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传热路径和第二传热路径被传递至所述冷凝段。
其中,所述第一传热路径由单热管封尾端的端部至单热管中部之间的热管构成,所述第二传热路径由单热管填充端的端部至单热管中部之间的热管构成。
优选的,所述单热管的封尾端和填充端的端部分别远离封尾端和填充端所通过的热源,以便封尾端和填充端的无效段分别远离所述热源。
优选的,所述单热管的第一传热路径和第二传热路径中的部分传热路径并排相向的共同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
其中,使所述单热管中部向外散热通过在所述单热管中部设置一冷源的方法。
优选的,所述冷源为焊接于所述单热管中部的散热器或设置于所述单热管中部附近的散热器和风扇。
其中,所述单热管包括管壳、紧贴于管壳内壁的毛细结构和充满毛细结构的工质。
优选的,所述管壳的横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近似圆形或近似椭圆形。
优选的,并排相向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的单热管为环形。
或者,并排相向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的单热管为螺旋形。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散热方法的散热管,其包括:单热管;由单热管的封尾端至热管中部形成的第一传热路径;由单热管的填充端至热管中部形成的第二传热路径;其中,第一传热路径与第二传热路径并排相向的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单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在单热管内形成两条传热路径的方法,使得热源热量传递到热管封尾端和填充端后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及时传递到热管的冷凝段,从而提高热管的散热效率;
2)本发明的冷源处的热管均为有效段,因此冷源均为有效的冷源,因此冷源可以完全发挥散热功能,散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