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动力总成各部件参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0026.9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雷保军;乔海周;张有;李明安;崔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0 | 分类号: | B62D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动力 总成 各部 参数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动力总成各部件参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最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能源供给的日益紧缺,开发节能汽车产品是很多汽车厂家的必经之路,且需要高效的利用能源,使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优化,此时需要合适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该评价结果对汽车动力总成的各部件及其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现有的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基于汽车运行工况的多样化,不同种类或同种类不同型号的汽车在不同使用场合需要对动力总成参数进行调整,以适应某些特定工况,但是,如何调整和其效果是否最好,往往缺乏手段来评价。因此,需要更为准确地评价某特定用途的某种型号的汽车的动力总成效能匹配优化程度,且能为进一步优化动力总成匹配度提供指导,并根据该指导结果对动力总成的各部件参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现有技术通常使用的测试方法是试验对比法,主要是记录汽车在特定条件下行驶一定路程的燃油消耗量,并和其它同类汽车进行比较,以判断其优劣程度。该方法需要对不同的汽车进行分别测试,但是,由于车辆和驾驶员的个体存在差异,使得测试结果存在偏差;测试方法和实际使用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异,测试出的结果并不能和实际情况吻合,因此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以至于不能准确评价其能量利用是否最优,从而根据该不准确的评价方法调整汽车相关参数,不能有效的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动力总成各部件参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提高汽车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动力总成各部件参数的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汽车发动机万有特性图谱,并从所述万有特性图谱中划分出发动机经济工作区;
获取汽车在实际工况下的载荷图谱,并从所述载荷图谱中提取常用工作区;
获取所述万有特性图谱与所述载荷图谱的交集区域,并分别计算所述交集区域占所述发动机经济工作区的第一比例,以及所述交集区域占所述常用工作区的第二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调整汽车动力总成各部件的参数,以使所述交集区域最大。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从所述万有特性图谱中划分出发动机经济工作区包括:
在以横坐标为发动机转速、纵坐标为发动机负荷的万有特性二维图谱中标注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在所述万有特性二维图谱中标注预设油耗值的等油耗线;
如果所述等油耗线与所述外特性曲线相交,则将所述等油耗线与所述外特性曲线所围成的区域划分为经济工作区;
如果所述等油耗线与所述外特性曲线不相交且所述等油耗线为封闭曲线,则将所述等油耗线内的区域划分为经济工作区。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调整汽车动力总成各部件的参数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比例与第二比例的乘积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如果所述乘积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保持当前汽车动力总成各部件的参数不变;
如果所述乘积不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调整传动系各部件参数、或调整发动机参数、或同时调整传动系各部件参数和发动机参数,以增大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传动系各部件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交集区域位于所述发动机经济工作区的第一方位;
调整传动系各部件参数以获取调整后的载荷图谱,使所述调整后的载荷图谱从所述第一方位往所述经济工作区中的非交集区域方向移动,以增大所述交集区域。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发动机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交集区域位于所述常用工作区的第二方位;
调整发动机各部件参数以获取调整后的万有特性二维图谱,使所述调整后的万有特性二维图谱从所述第二方位往所述常用工作区中的非交集区域方向移动,以增大所述交集区域。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同时调整传动系各部件参数和发动机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交集区域位于所述经济工作区的第一方位,并确定所述交集区域位于所述常用工作区的第二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玻璃光伏透过率的玻璃组份
- 下一篇:一种膨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