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片级LED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7166.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晔;张黎;陈栋;赖志明;陈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38 | 分类号: | H01L33/38;H01L33/6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然 |
地址: | 214429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片级 led 封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片级LED封装方法,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导体照明行业是未来的新型产业,LED照明更是未来照明的主宰,在过去的国际大环境下,资源的紧张、环境的恶劣,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重中之重急需解决的问题,故各国都采取措施,将LED照明列为未来照明的核心,通过政府的扶持、补贴来带动LED照明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从2009年开展的十城万盏示范城市,到今年的城市亮化工程及今年11月出台了,在2016年10月逐步全面淘汰白炽灯的措施,都可看出LED在未来照明中的核心位置。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品牌LED照明灯标出的使用寿命在2万到3万小时,远低于其理论的使用寿命,而且它的电光转换效率也会随点亮时间很快降低,其中主要原因在于LED的芯片很小,但通电后发热量很大,内部热量难以很快的扩散出去,内部P/N结结温过高所致,所以需要靠封装来帮助其散热。目前所售LED的封装几乎都是采用引线键合的方式实现,该方式的不足在于,引线会在发光时产生阴影,影响发光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封装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热阻低、散热性能好、提升出光效率和发光均匀性的圆片级LED封装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片级LED封装方法,其工艺过程如下:
步骤一、在硅本体上通过光刻、刻蚀等工艺形成硅基型腔;
步骤二、采用涂胶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硅基型腔内壁和底部沉积一层有机或无机的绝缘层;
步骤三、采用磁控溅射或电子束蒸发方法在硅基型腔内壁形成金属反射层;
步骤四、通过溅射、光刻、电镀工艺在上述硅基型腔的底部绝缘层上、金属反射层开口内焊接左导电电极和右导电电极;
步骤五、采用热压焊或倒装回流的方式,将LED芯片与左导电电极和右导电电极连接;
步骤六、在玻璃上利用喷涂的方法均匀涂上一层光致发光层;
步骤七、在硅基型腔内通过涂胶或背胶工艺填充胶类填充层,然后用圆片键合的方式把涂有光致发光层的玻璃和硅本体键合在一起;
步骤八、采用研磨、蚀刻的方法在硅本体背面,对应左导电电极和右导电电极的地方开设若干个硅通孔,所述硅通孔面阵排布并布满整个左导电电极和右导电电极所对应的硅本体的背面;
步骤九、在上述硅通孔内和硅本体背面采用涂胶法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一层有机或无机绝缘保护层;
步骤十、利用光刻显影、蚀刻或激光打孔的方法将硅通孔的顶部绝缘层保护层打开,露出左导电电极和右导电电极,然后再用溅射、光刻和电镀的方法在绝缘保护层上覆盖单层或多层金属线路层,并将左导电电极和右导电电极的信号通过金属线路层从硅本体的背面引出;
步骤十一、通过光刻工艺在金属线路层表面涂覆一层胶体,形成线路表面保护层,并在金属线路层的两侧形成线路表面保护层开口;
步骤十二、通过晶圆切割分离的方法形成单颗圆片级LED封装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LED芯片的N电极和P电极分别通过左导电电极和右导电电极倒装在硅基型腔内,与左导电电极和右导电电极相通的硅通孔内填充金属线路层,将LED芯片的信息导出封装结构,同时消除引线阴影,提升LED封装结构的发光均匀性;硅通孔采用面阵排布,增大了散热面积、增多了散热通道,降低了LED整体封装的热阻,提升了LED芯片的散热速度,有助于LED芯片的发光效率的提高和产品的性能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圆片级LED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LED芯片100
N电极101
P电极102
硅本体200
硅基型腔210
绝缘层211
金属反射层212
金属反射层开口213
硅通孔220
绝缘保护层221
金属线路层222
线路表面保护层223
线路表面保护层开口224
玻璃300
光致发光层400
胶类填充物500
左导电电极601
右导电电极60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簧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胶囊滤棒的胶囊置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