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6365.2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忠;张扬;杨华;李璟;刘志强;伊晓燕;王军喜;王国宏;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垂直 结构 发光二极管 | ||
1.一种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包括:
一衬底,该衬底的下面开有一沟槽,在沟槽的一侧开有一通孔;
一N型掺杂层,该N型掺杂层生长在衬底上,该N型掺杂层的宽度小于衬底的宽度,该N型掺杂层未覆盖衬底上的通孔;
一多量子阱发光层,该多量子阱发光层生长在N型掺杂层上;
一P型掺杂层,该P型掺杂层生长在多量子阱发光层上;
一ITO层,该ITO层生长在P型掺杂层上;
一绝缘层,该绝缘层制作在N型掺杂层、多量子阱发光层、P型掺杂层和ITO层的侧壁上,及衬底上的通孔的侧壁上;
一导电层,该导电层制作在绝缘层上,并覆盖部分ITO层的上表面;
一P型电极,该P型电极制作在ITO层上表面的中心部位,并与导电层相连接;
一金属电极,该金属电极制作在衬底下面沟槽的侧壁面上,并覆盖衬底的部分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其中衬底的材料为蓝宝石、Si、SiC、GaAs或玻璃;衬底的厚度为60-20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其中衬底下面的沟槽的形状为V字形或矩形,沟槽的深度与衬底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其中N型掺杂层的材料为N--GaN,厚度为1-5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其中多量子阱发光层的材料为InGaN,厚度为50-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其中P型掺杂层的材料为的材料为P--GaN,厚度为200-5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其中ITO层的材料为95%的InO2,5%SnO2,厚度为10-10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其中绝缘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厚度为0.001-10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3D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其中衬底上通孔的直径为2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63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