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5281.7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博就;木野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P15/00 | 分类号: | F02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发动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鞍乘型车辆中具有例如两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具有火花塞以及点火线圈。火花塞对在燃烧室内被压缩了的混合气体点火,使混合气体爆炸、燃烧。点火线圈产生用于通过火花塞放电的电压。火花塞与点火线圈通过塞绳(plug cord)连接。火花塞以及点火线圈如例如特许第4170515号(专利文献1)、特开2009-1917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公开地那样配置于气缸盖附近。
专利文献1:特许第4170515号
专利文献2:特开2009-191750号公报
在两轮摩托车中,在气缸盖的周围配置有例如空气滤清器等。因此,有时火花塞以及点火线圈的配置受到限制。
另外,在气缸盖周围,配置检测发动机状态的传感器(例如,与燃料的喷射有关的进气温度传感器等)。在这里,在连结火花塞与点火线圈的塞绳中,有高电压的电流流过。为了不产生对传感器的噪声,还需要考虑塞绳的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配置火花塞、点火线圈以及塞绳的鞍乘型车辆。
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具备:具有气缸盖的发动机;安装于所述气缸盖的侧面的火花塞;安装于所述气缸盖的侧面中与安装所述火花塞的侧面相反侧的侧面的点火线圈;和连接所述火花塞与所述点火线圈的塞绳,所述塞绳配置于所述气缸盖的下方。
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能够高效地配置火花塞、点火线圈以及塞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两轮摩托车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两轮摩托车所具备的动力单元的左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动力单元具备的发动机的左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动力单元具备的发动机的右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动力单元具备的发动机的主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动力单元具备的发动机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两轮摩托车;34:发动机; 42:气缸盖;
44:缸盖本体; 46:缸盖罩; 48:空气滤清器;
53:传感器; 58:火花塞; 60:点火线圈;
64:突出部; 66:缺口部; 68:塞绳;
72:排气管; 78: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鞍乘型车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以小型摩托车形式的两轮摩托车为例进行说明。对图中同一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与该部件有关的说明不重复进行。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两轮摩托车10的左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前后左右,意味着由就坐于两轮摩托车10的车座28的驾驶员观察到的前后左右。在图1中,箭头F表示两轮摩托车10的前方向,箭头U表示两轮摩托车10的上方向。
两轮摩托车10具备车架12。在车架12的前端部设有头管14。
在头管14中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旋转地插入有转向轴16。在转向轴16的上端安装有车把18。通过操作车把18,转向轴16旋转。
在转向轴16的下端安装有托架20。在托架20上安装有一对前叉22、22的上端部。一对前叉22、22将前轮24能够旋转地支撑。
车架12由车体罩26覆盖。车体罩26为例如合成树脂制。
在车架12的后侧的上方配置有车座28。在车座28的下方形成有收纳空间。在收纳空间中收纳有例如头盔等。
在车架12的后侧的下方配置有动力单元30。车架12将动力单元3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地支撑。
在动力单元30的后端将后轮32能够旋转地安装。通过将动力单元30的动力传递到后轮32,后轮32旋转。
(动力单元)
一边参照图2,一边对动力单元30进行说明。图2是动力单元30的左视图。在图2中,箭头F表示两轮摩托车10的前方向,箭头U表示两轮摩托车10的上方向。动力单元30具备发动机34与变速器36。
发动机34为例如4冲程的单缸发动机。发动机34产生两轮摩托车10的动力。发动机34可以是空冷的,也可以是水冷的。
变速器36为无级变速器。变速器36将发动机3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后轮32(参照图1)。
(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配网动态无功发生器的直流侧电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自动控制节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