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高频电磁信号感应体可加热陶瓷器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2791.5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娟;廖晓东;蔡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G19/02;B01L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高频 电磁 信号 感应 加热 陶瓷 器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器皿,具体说是一种内置高频电磁信号感应体可用电磁加热的陶瓷器皿。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利用陶土烧纸的陶瓷碗、钵、缸等作为我们的日常用品,耐腐蚀,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可谓每家必备,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电磁炉的推广及广泛应用,普通的家用陶瓷碗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放在电磁炉上加热或者保温,这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
玻璃器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一定条件下的可加热性,在化学类实验室中,人们往往采用由玻璃制成的中小型容量的烧杯通过酒精灯用于液体的加热,给各种化学研究带来极大的方便,此方法至今已由200多年的使用历史。然而,玻璃烧杯也具有极大的局限型。其一,为了防止烧杯加热过程的爆裂,杯壁必须制作的尽量薄,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薄与大之间存在矛盾,烧杯容量越大,使用和清洗过程越容易破裂。其二,酒精是易燃的危险品,同时,各类化学实验室,储存有各种易燃易爆物品,酒精灯自然就成为实验室潜在的危险源,现实中不泛有打破酒精灯引发火灾和爆炸的事件发生。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加热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体,在金属体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热量。普通陶瓷器皿不满足产生涡流的条件,所以不能放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发明一种将陶瓷器皿改造为可以用电磁炉加热的大容量器皿,全部替代或部分替代烧杯即可解决大容量的需要,又能避免使用酒精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高频电磁信号感应体的可用电磁加热的陶瓷器皿,该陶瓷器皿可直接置于电磁炉上进行加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高频电磁信号感应体的可用电磁加热的陶瓷器皿,呈圆形,可加盖或不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高频电磁信号感应体的可用电磁加热的陶瓷器皿,在其底部包埋式嵌入圆形铁片或不锈钢片,形成一内部嵌入层,使陶瓷器皿底部形成上层、中层、下层共三层的夹芯板式结构,陶瓷器皿底部的上层、下层为普通的陶瓷材料,中层为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
所述的圆形铁片或不锈钢片,其直径大于或等于10厘米、小于或等于陶瓷器皿底部直径的85%。
经高温烧制后,陶瓷器皿底部的上下两层与铁片或不锈钢片成为紧密结合体,其底部包埋式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被陶瓷器皿底部的上层和下层陶瓷材料包裹,与外部空气隔绝,具有抗氧化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内置高频电磁信号感应体的可用电磁加热的陶瓷器皿的工作原理是:陶瓷器皿底部的内部嵌入层用于感应电磁炉的高频电磁信号产生涡流。陶瓷器皿放在电磁炉上,电磁炉通电工作后消耗电能,并产生高频电磁波,高频电磁波在碗底内部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上产生涡流(环绕圆形流通的电流),涡流流过铁片或不锈钢片将消耗电能,并产生热量。总的能量转换过程为:电能—磁场能—电能—热能。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内置高频电磁信号感应体的可用电磁加热的陶瓷器皿,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不宜破粹,便于运输;陶瓷器皿耐腐蚀,易清洗;可直接置于电磁炉上加热,经重复加热实验,达到500次陶瓷器皿完好不开裂;可替代实验室广泛使用的玻璃烧杯、水浴以及日常生活中煲汤炊具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置高频电磁信号感应体的可用电磁加热的陶瓷器皿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1是陶瓷器皿的侧壁;2是陶瓷器皿底部的上层;3是陶瓷器皿底部的中层,由圆形铁片或不锈钢片制成;4是陶瓷器皿底部的下层。
在陶瓷器皿制胚时,在器皿的底部预先包埋式嵌入铁片或不锈钢片(3),形成一内部嵌入层,陶瓷器皿底部的上层(2)和陶瓷碗底部的下层(4)为普通的陶瓷材料,使陶瓷碗底部共有三层。陶瓷器皿的陶胚经高温烧结后,在陶瓷碗的底部上层(2)、中层(3)和下层(4),形成一紧密结合的碗底。
使用时,将陶瓷器皿置于电磁炉上, 可根据需要选择80~1800W之间适当的功率,对需要加热的反应物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2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