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抛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5141.3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柳召刚;王觅堂;胡艳宏;杨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3/14 | 分类号: | C09K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抛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抛光粉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抛光用抛光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抛光粉作为一种优良的研磨材料,具有抛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
早期的抛光粉采用氟碳铈矿为原料,后来发展为以混合碳酸稀土为原料生产抛光粉。其生产方法有:一种是通过对混合碳酸稀土进行氟化处理,经过焙烧、气流破碎、分级,制得产品。另一种生产方法是先将混合氯化稀土加入氟硅酸进行氟化,再通过碳酸氢铵沉淀得到混合碳酸稀土,高温焙烧、气流破碎、分级,制得成品。但这两种氟化方式都有一定的缺点,采用先碳酸氢铵沉淀后氟化的工艺,在高温焙烧后,容易出现较硬而较大的稀土氟化物颗粒,在最终的分级操作中被分离,造成产品氟含量不稳定,产品质量易波动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而采用先氟化后再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在氟化后,形成无定形的稀土氟化物絮状物沉淀,很难进行固液分离。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抛光粉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稀土抛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新的氟化方式,从而使氟的含量更加均匀,得到产品粒度小、粒度分布窄,其D50≤2.5μm的白色抛光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抛光粉,在稀土抛光粉中,各稀土氧化物的质量份配比为:CeO2为65~80份,La2O3为19~35份,Pr6O11≦1份,Nd2O3≦1份;氟的质量份配比为1~10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稀土抛光粉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沉淀:将CeO2为65~80份,La2O3为19~35份,Pr6O11≦1份,Nd2O3≦1份的混合稀土盐溶液与沉淀剂在20~80℃反应,形成混合稀土沉淀;
2)、氟化:将占混合稀土沉淀总质量8~22%的混合稀土沉淀,加水调浆后与氟化剂在20~80℃完全反应,形成氟化稀土;
3)、预焙烧,氟化稀土在200~500℃预焙烧3~10h;
4)、湿球磨:将氟化稀土和剩余部分混合稀土沉淀混合,调浆、球磨、过筛;
5)、烘干、粉碎、过筛:将湿球磨后的混合物料烘干、粉碎、过筛,得到抛光粉的前躯体;
6)、焙烧:将抛光粉的前躯体在650℃~1100℃下焙烧3h~10h,得到抛光粉。
所述混合稀土盐溶液为氯化稀土、硝酸稀土或是它们的混合盐溶液;其稀土浓度(REO)为30~150g/l,并在20~80℃下预热。
所述沉淀剂为碳酸氢铵、碳酸铵、草酸、氨水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物。
沉淀反应的沉淀剂浓度为0.5~1.8mol/l,并在20~80℃下预热,加入沉淀剂至pH=6.5停止加入沉淀剂,在40~80℃下陈化0.5~10h,过滤分离。
所述氟化剂为氢氟酸、氟化铵或氟硅酸;氟化反应的温度为20~70℃,对混合稀土沉淀全氟化,反应后过滤分离。
所述预焙烧步骤中,氟化稀土在200~500℃预焙烧3~10h。
将过筛后的混料在250℃以下烘干后,粉碎过100~200目筛。
将过筛后的混料在800~1100℃下焙烧2~8h,,制成抛光粉成品。
成品中,氟的含量占抛光粉质量百分比在1~10%之间,特别好的结果是3~7%之间。
本发明生产的白色稀土抛光粉,氟的含量均匀,产品粒度小,粒度分布窄,其D50≤2.5μm。使用结果表明它能够满足工业化应用要求,具有抛光合格率高、悬浮性好、悬浮液pH值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该生产工艺方法稳定,污染小,原材料供应充分,环境效益好,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生产成本低,粉体性能便于控制、操作简单、适应面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抛光粉的X衍射谱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抛光粉的粒度分布图。
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抛光粉的粒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