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rylomycin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9223.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饶敏;刘佳佳;靳旭;杨志钧;钱秀萍;冯蕾;魏维;夏兴;罗敏玉;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P21/02;A61K38/08;A61P31/04;C12R1/4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rylomycin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化合物,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arylomycin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致病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峻,临床上对新抗生素的需求也显得更为迫切。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人们一方面对已有抗生素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新型抗生素筛选的步伐。Alexandra等在2002年从Streptomyces sp.Tü6075分离得到了两组脂肽类化合物arylomycins,包括arylomycins A和arylomycins B(Schimana,Gebhardt et al.2002)。它们都属于六肽化合物,含有相同肽链(D-Me-Ser-D-Ala-Gly-L-Me-Hpg-L-Ala-L-Tyr),不同的是,arylomycinsB中的Tyr含有-NO2取代基。
本申请的发明人从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s)CGMCC No.4027的发酵液中分离到了arylomycin A2和arylomycin A4,结构如图1所示。随后针对该小链霉菌CGMCC No.4027次级代谢产物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进一步发掘有意义的天然活性产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对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s)CGMCC No.4027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过程中,分离得到了一种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一种新的arylomycin类化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arylomycin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arylomycin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arylomycin类化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arylomycin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根据本发明,所述arylomycin类化合物是由小链霉菌CGMCC No.4027发酵制得。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发酵的发酵培养条件为:
发酵温度28~30℃,发酵时间4~6天;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甘油2%,可溶性淀粉6%,黄豆饼粉5%,磷酸二氢钾0.02%,七水合硫酸镁0.04%,pH 7.35~7.5;
发酵培养基:黄豆饼粉2.2%,糊精3.6%,葡萄糖0.825%,异亮氨酸0.3%,六水和硫酸亚铁铵0.066%,pH 7.35~7.5。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发酵液经中压层析制备和制备型HPLC精制的步骤。
本发明的arylomycin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可用于制备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革兰氏阳性球菌为藤黄八叠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
本发明的Arylomycin类化合物经数据库搜索确认该化合物是首次发现。
附图说明
图1为arylomycin A2和arylomycin A4的结构式。
图2为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制备液相色谱图。
图3为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液相色谱分析图。
图4为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图5为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紫外扫描谱图。
图6为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二级质谱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用的菌种为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s),已于2010年7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4027。
实施例1、化合物的制备
1.1、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色活性偶氮染料
- 下一篇:一种酮类药物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