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控制汽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5047.5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程艳阶;黄少堂;庞仁勇;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控制 汽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控制汽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如果需要打开车门、上锁、打开车窗等,车主必须带着钥匙来到汽车旁才能完成,若用户将钥匙遗留在车内,由于车辆安全考虑,一般会设置一定时间后自动上锁,导致用户无法开启车门,或用户在没有车钥匙情况下,无法进入车内取物品,或者,用户还可能要求在家或其他地方确认车辆是否上锁,以及用户需要进行远程车辆上锁,远程关闭车窗或天窗,远距离寻车,当用户遇到上述情况时,现有汽车不能完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将钥匙遗留在车内导致用户无法开启车门,或用户在没有车钥匙情况下,无法进入车内取物品,以及用户要求远程车辆上锁,关闭车窗或天窗,或远距离寻车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控制汽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远程控制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远程操作指令;
车载通讯单元接收远程控制设备发送的远程操作指令;
进行车载通讯单元和车身控制单元的安全认证;
判断车载通讯单元和车身控制单元的安全认证是否成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向远程控制设备反馈错误状态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车载通讯单元向车身控制单元发送远程操作指令;
车身控制单元根据远程操作指令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远程控制汽车的方法能通过远程操作指令控制车身控制单元控制其所控制的车身部件,例如远程寻车,远程打开车门,远程上锁,远程关车窗,远程关天窗等,另外本发明还增加了车载通讯单元与车身控制单元的安全认证步骤,提高远程控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远程控制汽车的方法中车载通讯单元和车身控制单元的安全认证包括以下步骤:
1011、车载通讯单元向车身控制单元发送认证请求信号;
1012、车身控制单元接收请求认证信号后发送随机数给车载通讯单元并记载随机数的发送次数;
1013、车载通讯单元接收随机数后进行加密计算并回复计算结果;
1014、车身控制单元验证车载通讯单元回复的计算结果并回复认证状态信号;
1015、车载通讯单元接收车身控制单元回复的认证状态信号并结束认证。
所述车载通讯单元与车身控制单元采用上述加密认证,提高认证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远程控制汽车的方法中在进行步骤1014后还判断车载通讯单元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后接收到车身控制单元回复的认证状态信号或在接收到回复的认证状态信号后判断回复的认证状态信号是否正确,若判断结果为车载通讯单元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后没有接收到认证状态信号或接收到的认证状态信号错误,则回到步骤1011进行循环直至步骤1012中车身控制单元记载的随机数发送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后结束认证,若判断结果为车载通讯单元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后接收到认证状态信号正确,则认证成功,结束认证。
在进行步骤1014后还进行上述判断车载通讯单元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后接收到车身控制单元回复的认证状态信号或在接收到回复的认证状态信号后判断回复的认证状态信号是否正确的步骤是为了在车载通讯单元与车身控制单元的第一次认证失败后能进行补救认证。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远程控制汽车的方法中在车载通讯单元接收远程控制设备发送的远程操作指令步骤之后且在进行车载通讯单元和车身控制单元的安全认证步骤之前,还进行判断车辆的当前状态是否与远程操作指令所携带的信息相同的步骤,判断结果若为是,则向远程控制设备反馈错误状态码,判断结果若为否,则进行车载通讯单元和车身控制单元的安全认证。
上述步骤用于判断汽车是否需要执行远程操作,若车辆的当前状态与远程操作指令所携带的信息相同,则汽车已经处于远程操作所要求的状态,则不必进行远程操作。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远程控制汽车的方法中在车载通讯单元和车身控制单元的安全认证成功之后且在车载通讯单元向车身控制单元发送远程操作指令步骤之前,还进行判断车辆的当前状态是否与远程操作指令所携带的信息相同的步骤,判断结果若为是,则向远程控制设备反馈错误状态码,判断结果若为否,则控制车载通讯单元向车身控制单元发送远程操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5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件模块三级编码标识法
- 下一篇:基于九点控制器的船舶航迹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