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11352.7 申请日: 2012-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2875570A 公开(公告)日: 2013-01-16
发明(设计)人: 吴建伟;陈文腾;何俏军;俞玩玩;胡苗;俞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98/04 分类号: C07D498/04;A61K31/5383;A61K31/519;A61P35/00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赵杭丽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喹唑啉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化合物制备,涉及一种新的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酪氨酸激酶不可逆抑制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简称RTKs)是信号传导中的跨膜蛋白,它们将生长因子信号从细胞外传入细胞内,此过程控制着诸多的生理功能,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黏附和抗调亡。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简称EGFR)酩氨酸激酶就是RTKs中的一类。EGFR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卵巢癌等很多上皮源性实体瘤细胞存在着EGFR的过度表达,EGFR在许多肿瘤中的过表达或突变可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和恶性化。另外,EGFR的异常表达还与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肿瘤的化疗耐药性及预后密切相关。EGFR酪氨酸激酶(EGFR-TKs)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近年来,发展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抑制剂已成为发展抗癌新药的新方向。EGFR的抑制剂是从分子机理出发研制而成。因此与传统药物相比,对癌细胞的攻击有更好的选择性,具有副作用小、效果好的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4-芳胺基喹唑啉化合物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EGFR抑制剂。如药物先导化合物4-(3-溴)苯胺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PD153035)是一种非常好的EGFR抑制剂,其IC50值达到0.025nM(J.Med.Chem.1996,39,918-928).可逆型EGFR抑制剂Gefitinib、Erlotinib和Lapatinib已作为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卵巢癌等抗肿瘤药物被批准上市。然而可逆型抑制剂与酪氨酸激酶的ATP结合区结合是可逆的,因为体内存在着高浓度、内源性的ATP(ATP浓度可能超过5mM),当停止用药时,胞内的ATP又重新与ATP结合区相结合,EGFR信号转导途径得到恢复,肿瘤细胞恢复其生长能力和配体敏感性,因此,要获得临床持续有效的药物,近年来一系列不可逆型双靶点或多靶点的EGFR抑制剂被开发或处于临床研究。EKB-569是一种EGFR和Her2双靶点的不可逆抑制剂,对EGFR和Her2的IC50值分别为0.083μM、1.23μM(J.Med.Chem.2003,46,49-63)(WO 2004066919)。HKI-272也是一种EGFR和Her2双靶点的不可逆抑制剂,对EGFR和Her2的IC50值分别为0.092μM、0.059μM(J.Med.Chem.2005,48,1107-1131)(WO 2004066919)。CI-1033是一种EGFR、Her2和Her4多靶点的不可逆抑制剂,对EGFR、Her2和Her4的IC50值分别为0.0008μM、0.019μM和0.007μM,并且对Her3也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Seminars in Oncology 2002,29,11-21)(WO 2000031048)。BIBW-2992是一种EGFR和Her2双靶点的不可逆抑制剂,对EGFR和Her2的IC50值分别为0.0005μM、0.014μM(Oncogene 2008,27,4702-4711)(US20050085495),目前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然而,本领域仍迫切需要开发有效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喹唑啉类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以下通式(I):

其中:n=0或6;

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卤素、苯氧基、苄氧基、一卤代、二卤代或三卤代苯氧基、一卤代、二卤代或三卤代苄氧基、吡啶基甲氧基、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其中所述的苄基、苯基、吡啶基可具有1-3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卤素、羟基、胺基、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R3选自:

(a)各种酰胺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1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