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干肉类产品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3429.6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6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康伟 |
主分类号: | A23J3/16 | 分类号: | A23J3/16;A23J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张建明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类 产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冻干肉类产品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肉类干燥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生产实践中创造、积累和总结了利用自然界条件来干燥水果的丰富宝贵经验和方法。随着时代进步,特别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肉类加工业得到飞跃式蓬勃发展,脱水肉类产品出口量累年递增。脱水肉类产品出口迅猛增长,不但促进了肉类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肉类干燥技术、设备水平日新月异提高。
但是目前目前同类肉丁的加工都是高温干燥制品,加工中肉类受高温影响色、形、味不能很好地保持,并且成品的复水率低、营养成分流失较多,人们食用时得到的营养价值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干肉类产品的生产方法,通过本方法制备的干燥的肉类产品营养流失少、口味不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冻干肉类产品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浸泡:将组织蛋白和水按1:4的质量比进行浸泡,浸泡2小时;
调味:将香精、香料按比例配入组织蛋白中调和均匀后置放0.5-1.5小时;
切分 :将调好味的组织蛋白切成所需要的形状;
沥水:将切分好的组织蛋白放入离心机甩水;
速冻:将沥水后的组织蛋白放入-30℃至-40℃速冻库,冷冻2-4小时;
真空干燥:将速冻后的组织蛋白放入真空干燥设备中,设定温度70-90℃,真空度110-130pa,干燥18-22小时;
防潮包装:干燥后的组织蛋白在干燥设备设备内冷却至常温后装袋包装。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浸泡:将组织蛋白和水按1:4的质量比进行浸泡,浸泡2小时;
调味:将香精、香料按比例配入组织蛋白中调和均匀后置放0.5小时;
切分 :将调好味的组织蛋白切成所需要的形状;
沥水:将切分好的组织蛋白放入离心机甩水;
速冻:将沥水后的组织蛋白放入-30℃速冻库,冷冻4小时;
真空干燥:将速冻后的组织蛋白放入真空干燥设备中,设定温度90℃,真空度110pa,干燥18小时;
防潮包装:干燥后的组织蛋白在干燥设备设备内冷却至常温后装袋包装。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浸泡:将组织蛋白和水按1:4的质量比进行浸泡,浸泡2小时;
调味:将香精、香料按比例配入组织蛋白中调和均匀后置放1.5小时;
切分 :将调好味的组织蛋白切成所需要的形状;
沥水:将切分好的组织蛋白放入离心机甩水;
速冻:将沥水后的组织蛋白放入-40℃速冻库,冷冻2小时;
真空干燥:将速冻后的组织蛋白放入真空干燥设备中,设定温度70℃,真空度130pa,干燥22小时;
防潮包装:干燥后的组织蛋白在干燥设备设备内冷却至常温后装袋包装。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浸泡:将组织蛋白和水按1:4的质量比进行浸泡,浸泡2小时;
调味:将香精、香料按比例配入组织蛋白中调和均匀后置放1小时;
切分 :将调好味的组织蛋白切成所需要的形状;
沥水:将切分好的组织蛋白放入离心机甩水;
速冻:将沥水后的组织蛋白放入-35℃速冻库,冷冻3小时;
真空干燥:将速冻后的组织蛋白放入真空干燥设备中,设定温度80℃,真空度120pa,干燥20小时;
防潮包装:干燥后的组织蛋白在干燥设备设备内冷却至常温后装袋包装。
优选的,所述香精为猪骨精膏,所述猪骨精膏占组织蛋白总质量的0.03%。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冻干肉类制品的生产方法制备的肉类制品具有高蛋白高纤维素的优点,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不流失,而且复水率高,3分钟即能完全复水,加工中原料不受温度影响,色、形、味基本保持不变,口味不变,有利于人体健康,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冻干肉类制品的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浸泡:将组织蛋白和水按1:4的质量比进行浸泡,浸泡2小时;
调味:将香精、香料按比例配入组织蛋白中调和均匀后置放0.5小时,所述香精为猪骨精膏,所述猪骨精膏占组织蛋白总质量的0.03%。;
切分 :将调好味的组织蛋白切成所需要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康伟,未经李康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体引入损伤检测结构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