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柞蚕蛹虫草盒式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2218.0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周明;白志尚;郭鹏;李露;薛淑静;程薇;高虹;史德芳;叶丽秀;张金木;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柞蚕 虫草 盒式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柞蚕蛹虫草盒式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也称北冬虫夏草、北蛹虫草、虫草等,其有效成分和冬虫夏草类似。
自然界中野生蛹虫草的资源稀缺,其产量受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蛹虫草产品大多是人工培养的,人工培养的方式为:(1)采集野生的蛹虫草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然后将蛹虫草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于20-25℃及一定的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经35-45d子实体即可达到采收。姜明兰等用野生菌进行组织分离,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出优良的原种,经人工驯化的原种在PDA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大米培养基上,成功获得子实体。张显科等研究认为,高粱米、小米、玉米渣和蚕蛹可以代替大米栽培蛹虫草;(2)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人工生产蛹虫草菌丝体。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获得菌丝体可以高效快速的得到某些有效成分,缩短生产周期。不少科研工作者对液体深层发酵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刘苗苗等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得出了蛹虫草培养中最佳碳氮比和培养时间;唐芳荣,昌艳等以传统工业废料玉米浆、豆饼粉等作培养基,并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汪宇等以发酵得率为指标优化培养基成分,初步得到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为蛹虫草液体培养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3)采用缫丝厂副产物干的桑蚕或柞蚕蛹,通过复水后高温灭菌,然后接种,在18-23℃发菌,约30d左右发菌完毕,然后将蛹体照光,一定时间后可获得蛹虫草。
目前,采用大米发酵也是获得虫草子实体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大米中缺少虫体中特有的蛋白等营养物质,所获得的子实体虫草素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偏低,质量难以保证,更有不法者以无机氮源代替有机氮,使获得的子实体中主要活性成分虫草素的含量很低,甚至没有,干扰了蛹虫草的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出草整齐、培养时间短、操作方便、成功率高,虫草商品性好的柞蚕蛹虫草盒式培养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柞蚕蛹虫草盒式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接种前准备
①挑出蚕茧中混合的死蚕蛹,用水洗掉蚕蛹表面的尘土及夹带的毛片,晾干蚕蛹体表面水分,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30min;
②制备虫草培养基:250ml三角瓶中装110-130ml液体培养基,用接种针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刮取需用量的菌块,放于三角瓶中,每瓶4-6个菌块;23℃静止培养24小时后摇床转速90r/min轻摇,36h后摇床转速120-130r/m,培养3-5天菌种较粘稠并有菌球出现;
(2)接种
将液体菌种用10目无菌滤网过滤至灭过菌的罐头瓶内,整个过程保持无菌操作,滤液中添加滤液体积0.5-1.0倍的无菌水;接种时先用5ml注射器吸取菌液,从蚕蛹尾部数第二节处注射,注射深度1-2cm,每个蚕蛹的注射量0.1-0.5ml;
(3)蚕蛹僵化
接种完毕后单层摆放在已消毒的培养室内的培养架上,温度控制在16-18℃, 1-3天接种处变干结痂;然后将蚕蛹转移到灭过菌的培养盘内,每个蚕蛹之间留有空隙,单层摆放,升温至13-18℃,每天通风30±10min, 4天后蚕蛹的尾部即僵化变硬;僵化时间7-10天,待环节处有菌丝出现,表示僵化完成;
(4)出草管理
将僵化好的蚕蛹摆放在盒内,盒内加10-20ml水,盒上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两端留通气孔,温度保持在20-23℃,开始阶段湿度70-80%,光线200-400 Lx,草长出来后,湿度85%以上,温度20-23℃,每天通风8-15min;
(5)接种后的40-50天采收,采收时保持虫草完整,不要折断,采收后立即烘干,避光保存。
本发明根据蚕蛹生理特点,采用蚕蛹盒式培养法,解决了柞蚕蛹栽培虫草栽培过程中感染率低、易受杂菌污染、出草率低等问题;可充分灭菌,盒内温、湿度易控制、调节,能充分光照,易采收。本发明出草整齐、培养时间短、操作方便、成功率高达95%以上,虫草商品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农机专用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开发低渗透气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