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4485.3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谭麟;梁惠强;金雪峰;孙东海;陈国雄;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77/02;C08L77/06;C08L59/04;C08K3/38;C08K5/3492;C08K5/5313;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林火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组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灼热丝起燃温度(glow-wire ingnition temperature,缩写GWIT)的聚酰胺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具有耐磨、耐油、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自润滑性能优良、摩擦系数小等优异的特性,应用十分广泛。阻燃改性聚酰胺因其力学性能突出,阻燃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交通运输、电动工具及机械零部件等领域。溴-锑阻燃改性技术因阻燃剂添加量少,阻燃效率高一直以来为阻燃改性聚酰胺的常用技术,但溴-锑型阻燃剂存在毒性大的缺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市场对阻燃材料无卤化的需求愈来愈大,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卤阻燃改性聚酰胺将成为阻燃改性聚酰胺的主流技术。
虽然无卤阻燃改性聚酰胺相较于溴-锑阻燃体系其毒性小,环境友好,但其也存在GWIT低的缺点,在低压电气等对GWIT要求高的领域,其应用受到限制。
为此,提高无卤阻燃聚酰胺的GWIT成为了业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灼热丝点燃温度的聚酰胺组合物。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进一步地,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应用。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按重量份计包括:
(a)聚酰胺:40~79份;
(b)磷系阻燃剂:15~35份;
(c)阻燃协效剂:5~15份;
(d)阻燃助剂:1~10份;
其中,所述阻燃助剂为硼酸盐和/或聚甲醛。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a)聚酰胺:40~79份;
(b)磷系阻燃剂:15~35份;
(c)阻燃协效剂:5~15份;
(d)阻燃助剂:1~10份;
其中,所述阻燃助剂为硼酸盐和/或聚甲醛。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a)聚酰胺45~75份;(b)磷系阻燃剂15~30份;(c)阻燃协效剂5~10份;(d)阻燃助剂5~8份。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a)聚酰胺45~75份;(b)磷系阻燃剂15~30份;(c)阻燃协效剂5~10份;(d)阻燃助剂5~8份。
其中,所述硼酸盐为硼砂、四水硼砂、硬硼钙石或钠硼钙石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硼酸盐为硼酸钙、硼酸镁、硼酸锌或硼砂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硼酸盐为硼酸锌和硼砂。
其中,所述聚甲醛为共聚型聚甲醛。
其中,所述共聚型聚甲醛为三聚甲醛与二氧戊环开环聚合制得。其中,所述二氧戊环基团的含量占共聚型聚甲醛的3mol%~5mol%。
进一步地,所述(d)阻燃助剂为硼酸锌、硼砂以及聚甲醛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硼酸锌、硼砂以及聚甲醛的质量比为(0.5~1):(0.5~2):(1~2)。
其中,所述(b)磷系阻燃剂为次磷酸盐。
进一步地,所述(b)磷系阻燃剂为具有以下通式的二烷基次磷酸盐:
(I),其中,R1和R2是相同或不同的烷基,M为Mg、Ca、Al、Sb、Sn、Ge、Ti、Fe、Zr、Zn、Ce、Bi、Sr、Mn、Li、Na、K和/或是质子化氮碱,其中m是1、2、3或4。
其中,所述(c)阻燃协效剂包括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和/或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进一步地,所述(c)阻燃协效剂优选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本发明聚酰胺组合物适于任何的聚酰胺,尤其适于以下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及其任意几种的混合物:聚己内酰胺(尼龙6)、聚己二酰亚丁二胺(尼龙4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六亚甲基胺(尼龙612)、聚己二酰十一亚甲基二胺(尼龙116)、聚十一内酰胺(尼龙11)、聚十二内酰胺(尼龙12)、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二甲酰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聚间苯二甲酰六亚甲基二胺(尼龙6I)、聚对苯二甲酰九亚甲基二胺(尼龙9T)、聚对苯二甲酰亚己基二胺(尼龙6T)、尼龙10T、尼龙12T、尼龙10T/1012、尼龙6/6T、尼龙46/10T、聚十二烷二酰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尼龙PACM12)。
优选地,所述聚酰胺为尼龙6和尼龙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