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烷基噻吩与聚咪唑盐烷基噻吩的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2669.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娟;夏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噻吩 咪唑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烷基噻吩与聚咪唑盐烷基噻吩的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枯竭问题愈发引人担忧,地球环境日益恶化,使得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的能量来源,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导电共轭高分子材料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成本低、来源广泛、可加工性能好等多项优势。同时,它能够方便地进行化学修饰,可以容易地改变和提高材料的光伏性能,还可制备在柔性衬底上,这些优点使其能广泛使用,因此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共轭高分子的光电性能除与自身化学组成相关外,还受到薄膜凝聚态结构的影响。而将共轭高分子作为嵌段引入嵌段共聚物体系,利用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来调控薄膜凝聚态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嵌段共聚物是由化学性质不同的两个或多个聚合物链通过共价键相连形成的一类高分子。由于组成嵌段共聚物不同链段存在热力学不相容性,嵌段之间会相互排斥发生分离。但是,由于共价键的连接,使得这种相分离只能在纳米尺度发生,因此称为微相分离。利用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特性可以形成丰富的纳米尺度的结构,在制备纳米粒子、生物医学、药物释放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将两种不同性质的聚合物连接起来可以得到性能比较优越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因此,可以利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特性来调控聚合物光伏电池活性层的薄膜形貌、改进光电性能。
两嵌段共聚物是嵌段共聚物家族中最基本的研究模型。基于共轭高分子的两嵌段共聚物主要分为刚性-刚性全共轭嵌段共聚物及刚性-柔性嵌段共聚物两种。目前格氏(GRIM)法是合成刚性-刚性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利用卤素修饰过的单体在一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GRIM法在反应过程中聚合物具有一定活性,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通过分批引入不同单体实现嵌段共聚物的合成。GRIM法还可以在聚合物末端修饰不同官能团,配合大分子引发剂法、偶联法等进行嵌段的合成。
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小组开展了基于聚3-烷基噻吩嵌段共聚物的研究工作,大量基于聚烷基噻吩的嵌段共聚物体系如聚3-己基噻吩-聚芴、聚3-己基噻吩-聚对苯撑乙烯、聚3-己基噻吩-聚苝酰亚胺等已成功制备。本发明通过GRIM法将共轭高分子聚噻吩和共轭高分子聚咪唑盐烷基噻吩相连接,制备水溶性共轭嵌段共聚物,显著改善了共轭高分子的溶解性和结构调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改善共轭高分子的溶解性和结构调控性的聚烷基噻吩与聚咪唑盐烷基噻吩的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聚烷基噻吩与聚咪唑盐烷基噻吩的嵌段共聚物,数均分子量在6000-60000范围,其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其中,R,R’为长度超过丙基的烷烃基,R’’为甲基、乙基或丙基,X-为I-、Br-、Cl-、BF4-、ClO4-、或PF6-等阴离子,聚烷基噻吩嵌段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30000,聚咪唑盐烷基噻吩嵌段的分子量为3000-30000。
本发明提供的聚烷基噻吩与聚咪唑盐烷基噻吩的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合成的具体步骤为:
(1) 2-溴-5-碘-3-烷基噻吩即上述反应式中的化合物a的制备:
按现有常规方法制备(可参见文献 A. Yokoyama, R. Miyakoshi, T. Yokozawa, MacRomolecules. 2004, 37, 1169);
(2) 2-溴-5-碘-3-(n-溴烷基)噻吩即上述反应式中的化合物b的制备:
按常规方法制备(可参见文献 M. Zhou, B. Wang, X. J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science2011, 10, 521);
(3) 聚合物c(即上述反应式中的化合物c)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2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