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Kinect的室内LiDAR缺失数据填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1493.4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呙维;胡涛;朱欣焰;水淼;樊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G06T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kinect 室内 lidar 缺失 数据 填补 方法 | ||
1.一种基于Kinect的室内LiDAR缺失数据填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室内场景采用LiDAR设备在进行单点扫描,获取扫描数据,即获取LiDAR设备扫描的影像;针对LiDAR设备过程中缺失的区域,采用Kinect设备再次进行扫描,并提取扫描过程中的关键帧,获取稀疏的扫描数据;即获取稀疏的RGB-D影像;
步骤2,采用SIFT算法对步骤1中Kinect设备采集的RGB-D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RANSAC算子对提取的特征中异常特征匹配点进行剔除;
步骤3,对步骤2中已经剔除异常特征匹配点的SIFT特征进行归并;
步骤4,采用SIFT算法对步骤1中LiDAR设备采集的LiDAR设备扫描的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并与步骤3中已归并的Kinect设备提取的SIFT特征进行粗匹配,获取转换矩阵;
步骤5,将步骤4中完成粗匹配的LiDAR影像与Kinect的RGB-D影像进行精细匹配,获取精细的转换矩阵;
步骤6,将步骤5中完成精细匹配的LiDAR模型与Kinect扫描RGB-D影像的部分缺失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完整的扫描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inect的室内LiDAR缺失数据填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由于相邻关键帧获取的影像,存在较多的重叠部分,因此基于步骤2获取的SIFT特征同样存在重复性;通过特征提取和特征映射,SIFT特征点在点云数据中有一一对应的点(x,y,z),即三维映射点,并且三维映射点是从体元模型中得到的,因此处于统一的 坐标系下,则若SIFT特征相同,则其对应的三维映射点的坐标则接近或相同,采用三维映射点进行特征归并,即通过临近点聚类的方法实现SIFT特征的归并,具体描述如下:
给定一个多维空间Rk,Rk中的一个向量是一个样本点,这些样本点的有限集合
称为样本集,给定样本集E,和一个样本点s',s'的最近邻就是任一样本点s∈E满足Nearest(E,s',s),其中Nearest为如下定义:
上式中距离度量是欧式距离,即
其中si是向量s的第i个维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inect的室内LiDAR缺失数据填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4.1,分别从配准的数据集中选取三对点,并获取这三对点对应于源点云数据集S和目标点云数据集T中的三维坐标;
步骤4.2,对于步骤1中的三个点对,进行变换矩阵计算,得到变换矩阵H;
步骤4.3,计算在该变换矩阵Hi下的inlier个数,若大于设定的阀值δ,则利用最小二乘计算所有的inlier并更新模型参数;若小于设定的阀值,则进行下一次迭代;
步骤4.4,迭代K次后,找到含“Inlier”个数最多的Hf,将其作为最终的变换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inect的室内LiDAR缺失数据填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6.1,针对Kinect扫描的数据构建体元模型:定义一个三维体,N*M*Q大小,并将该三维体划分为L*P*O个大小的体元,其中,N、M、Q、L、P、O均为正整数,初始时每个体元不包含任何数据信息并对体元赋予初值。
步骤6.2,将LiDAR模型嵌入至Kinect体元模型:由于LiDAR设备扫描的数据量大,若构建单独的体元模型严重影响数据处理效率,因此将LiDAR模型嵌入已构建的Kinect体元模型,由于在步骤5中,LiDAR影像与Kinect影像已精细匹配,在匹配的点对中选取LiDAR模型的点并添加至Kinect体元模型中。
步骤6.2,对体元进行赋值:由于LiDAR数据与Kinect数据归化到统一坐标系下,此时,将分别获取的深度数据存放入体元模型中,并相应地更新每个体元保存的数据信息。
步骤6.3,深度数据融合:执行完上述步骤后,同一体元存在多个深度数据,受到物体表面情况和传感器影响,导致误差不同,因此需对深度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具体方法是:
步骤A,首先对每个顶点进行权重分析,权重范围为0-1,权重大小依赖于顶点的法向量与光线夹角,夹角越大,权重越小,同时,对于边界处具有更小权重,对于非顶点权重,采取线性内插方法计算权重值:
步骤B,然后根据上述权重融合深度数据。函数D(x)作为融合后的深度值,通过{di(x)|i=0,…,n},其中,di(x)为每个模型的深度值,以及对应的权重信息{wi(x)|i=0,…,n},其中,wi(x)为每个模型的权重值,通过下式获取:
Wi(x)=∑wi(x)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14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基于图像序列分析的线扫描图像动态非均匀性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