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杆塔组合杆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200.7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陈家宏;张广洲;李君明;刘明惠;于鑫;马文广;潘吉林;朱晓东;史小靖;柳欢欢;梅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2 | 分类号: | E04H12/02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李丛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杆塔 组合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杆塔,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杆塔组合杆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杆塔较传统杆塔具备极大优势,可显著解决传统杆塔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例如可解决运维成本高、体型笨重、受气候影响闪络事故率高等问题,因此复合材料杆塔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现复合材料杆塔的成套组装方式,多采用法兰工装方式连接已制备的杆体。但是通过法兰工装的方式组装复合材料整塔不仅增加了杆塔自重以及运输成本,同时为杆塔的组装工作增加了繁琐工序。因此为了便于复合材料杆塔的货运运输以及现场安装,将设计所需塔体分成若干段,并采用相互嵌套的方式进行组装,这将极大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公开日2007年4月4日,专利号ZL 200680000002.4,专利名称为《形成组合杆的方法和组合杆装置》的发明专利提及了此类方法。然而,尽管相互嵌套的方法有助于运输和安装,但是却没有解决材料特性与结构设计相协调的相关问题,如受压刚度不足、变形不协调等。因此相互嵌套的组装方式在应用上和结构设计上受到了极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杆塔组合杆成套装置,有效改善了组合杆受压刚度不足导致局部变形以及变形不协调的问题,保证了组合杆的承力荷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复合材料杆塔组合杆成套装置,包括有至少一组杆身组件,所述的杆身组件是由上杆身与下杆身组成的,上杆身与下杆身是首尾两端开口的空心圆台形结构,上杆身与下杆身的首端的横截面均小于尾端的横截面,上杆身的尾端套装在下杆身的首端上,上杆身的尾端的内壁面与下杆身的首端的外壁面形成配合面,配合面上涂抹有将上、下杆身连成一体的粘结剂,下杆身首端的内壁上安装有增强杆件局部刚度的金属组件。
所述的金属组件包括有置于下杆身的首端端面上的金属盖板、与下杆身首端的内壁面相配合的金属内衬以及将金属盖板与金属内衬收紧连接的螺杆,所述金属盖板为底端具有支撑件的环状结构,金属盖板中空环的内径小于下杆身首端端面内径,金属盖板的外径小于下杆身首端端面外径;所述金属内衬包括上金属内衬与下金属内衬,上金属内衬与下金属内衬的顶面具有环状盖板,环状盖板内径与金属盖板中空环内径相等。
所述的上杆身与下杆身的接缝处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向局部增强部。
所述的环向局部增强部是由浸润热固性树脂的玻璃纤维丝或布,经固化处理形成的加固带。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复合材料杆塔组合杆成套装置包括有至少一组杆身组件,杆身组件是由上杆身与下杆身组成的,上杆身的尾端套装在下杆身的首端上,下杆身首端的内壁上安装有增强杆件局部刚度的金属组件,该结构有效改善了圆台形杆嵌套后承受荷载时发生变形不协调,导致上杆身受拉破坏的问题,以及下杆身受压刚度不足导致的局部变形的问题,保证了圆台形杆的承力荷载。本发明通过在上、下杆身的配合面上涂抹粘结剂将上、下杆身连成一体,用以改善变形不协调问题;上杆身外壁上通过缠绕浸润了热固性树脂的玻璃纤维丝或布,经固化处理形成加固带进行了环向局部增强,有效保证了相互嵌套复合材料组合杆在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材料杆塔组合杆成套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材料杆塔组合杆成套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上杆身1、下杆身2、配合面3、金属组件4、金属盖板41、金属内衬42、收紧螺杆43、支撑件411、上金属内衬421、下金属内衬422、环状盖板4211、环状盖板4221、环向局部增强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复合材料杆塔组合杆成套装置包括有至少一组杆身组件,所述的杆身组件是由上杆身1与下杆身2组成的,上杆身1与下杆身2是首尾两端开口的空心的圆台形结构,上杆身1与下杆身2的首端的横截面小于尾端的横截面,上杆身1的尾端套装在下杆身2的首端上,上杆身1的尾端的内壁面与下杆身2的首端的外壁面形成配合面3,配合面3上涂抹有将上、下杆身连成一体的粘结剂,下杆身2首端的内壁上安装有增强杆件局部刚度的金属组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