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9437.4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生稻由纪子;竹内秀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滑柱塔形 支承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其用于控制以从车辆发动机室(Engine room)的左右内壁突出的方式配置的左右滑柱塔形支承(Strut tower)的相对位移。
背景技术
在车体前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用于干涉来自车轮的地面反作用力、且可操纵地支撑车轮的前悬架(Front Suspension)。中该前悬架上所用的左右支柱的上部由从发动机室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内壁突出形成的一对大致筒状的滑柱塔形支承支撑。该滑柱塔形支承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克服作用于悬架的负载,定位支撑支柱,并确保操纵稳定性,而且,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滑柱塔形支承需要有足够的刚性。
因此,如分别使用连接托架(bracket)将左右滑柱塔形支承焊接于配置于其后方的前围上盖板(cowl top)的左右端部侧,从而控制左右的滑柱塔形支承前后左右摇摆,并对其进行定位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所示,连接托架100在车宽方向(纸面垂直方向)上形成规定宽度的长的截面L字型,一侧的横向片部101焊接于滑柱塔形支承110的上壁面120,另一侧的纵向片部102焊接于前围上盖板的前弯壁131,而且,在滑柱塔形支承110的上壁面120上直接焊接与前围上盖板的下壁132重叠的部位。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滑柱塔形支承110的前后方向X的摆动位移,但是,控制车宽方向Y(纸面垂直方向)的摆动位移的效果不佳。
因此,如日本专利文献1所示,使用具有管状塔式杆(tower bar)主体和设置于塔式杆两端部并连接于滑柱塔形支承的塔式杆安装部件的滑柱塔形支承杆(strut tower bar),从而连接左右滑柱塔形支承的上壁面之间并强化刚性,控制左右滑柱塔形支承相对车宽方向的位移,防止倒塌,确保操纵稳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2002-308149号公报
但是,如日本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杆,当采用通过滑柱塔形支承杆连接左右滑柱塔形支承的上端部之间的结构时,虽然车体刚性得到提高,但是,零部件数量增加,需要确保安装空间,而且,还导致成本和重量的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确保安装空间就能够提高滑柱塔形支承的刚性和确保操纵稳定性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其包括:前围上盖板,接合于用于区分车辆发动机室与车室的仪表板的上部,具有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形成长的空间的前壁部以及由该前壁部的下端弯曲并向后延伸的下壁部;左右滑柱塔形支承,从所述发动机室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左右内壁突出形成;以及左右连接托架,一体地形成焊接于所述滑柱塔形支承的壳体部的周侧壁的一侧凸缘和焊接于所述前围上盖板的前壁部的另一侧凸缘,在所述前围上盖板的下壁部形成在相互连接与所述左右滑柱塔形支承相对的位置的区间连续的绳状加强筋。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基于第一方面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所述下壁部包括弯曲壁,所述弯曲壁在相互连接与所述左右滑柱塔形支承相对的位置的区间沿所述车宽方向切断的截面图在上方是凸起的。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基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沿所述车宽方向相互并列地形成多个形成于所述下壁部的所述绳状加强筋。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基于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项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所述连接托架具有:所述连接托架包括焊接于所述滑柱塔形支承的壳体部的周侧壁的一侧弯曲凸缘、焊接于所述前围上盖板的前壁部的车宽方向上长的另一侧板状凸缘以及用于一体地结合两凸缘的中间部。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基于第四方面的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所述连接托架的弯曲凸缘接合于所述滑柱塔形支承的壳体部的周侧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侧及与前围上盖板相对的部位。
发明的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相互连接在前围上盖板的下壁部与左右滑柱塔形支承相对的位置的区间形成有连续的绳状加强筋,因此,仅通过在下壁部形成绳状加强筋而不需其他零部件,就能够提高前围上盖板的弯曲刚性,并且能够防止在该前围上盖板的左右端侧通过连接托架连接的左右滑柱塔形支承的相对位移,确保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